化学工程

体系对环境做了200J的功,体系须从环境()热()J,才能使体系热力学能增加50J。

题目

体系对环境做了200J的功,体系须从环境()热()J,才能使体系热力学能增加50J。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A变化到终态B,体系吸收100J的热量,对外作功200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参考答案:错误

第2题:

我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的根本屏障是( )。

A、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B、绿色产业体系
C、绿色消费体系
D、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项错误,绿色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节约资源和能源,避免、消除或减轻生态环境污染 和破坏,生态负效应最小的“无公害化”或“少公害化”的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总称。绿色技术创新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属于技术创新的一种。一般把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
B项错误,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 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
C项错误,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 性消费行为。绿色消费是从满足生态需要出发,以有益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内涵,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 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D项正确,生态环境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 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 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产业体系、绿色消费体系都是为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建设,所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的根本屏障是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第3题:

一定量的气体,从始态 A变化到终态 B,体系吸热 100J的热量,对外做功 200J,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

第4题: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指出,我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现在初步形成了()

  • A、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
  • B、生态环境治理的统一协调
  • C、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和基本制度

正确答案:C

第5题:

根据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环境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 B、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 C、环境管理体系可以确保组织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
  • D、环境管理体系可用来制定和实施环境方针

正确答案:C

第6题:

面试热点: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热点背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指导意见》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涵盖总体要求、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健全环境治理全民行动体系、健全环境治理监管体系、健全环境治理市场体系、健全环境治理信用体系、健全环境治理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强化组织领导等内容。

【中公解读】

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是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代人民群众的诉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

【题目训练】

为更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1.分析政策目的和意义。

(1)明确方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了行动纲领,明确重点方向。

(2)提供保障。为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3)全面布局。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充分体现了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全局性、整体性、统筹性。

(4)多元治理。包括政府在内多元治理主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国家和政府的制度资源,吸收市场和社会的创新机制体制,有助于实现环境治理的适应性、可持续性和灵活性。

2.分析政策可能会面临的问题。

(1)虽然各级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明显加强,但企业履行治理责任以及社会公众参与仍然不足。

(2)上有政策下对策,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绿漆刷山”、“盆栽式复绿”、“防航拍挂网”等“假环保”的问题。

3.提出落实和解决的对策建议。

(1)各级地方政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强化对于《相关意见》学习与落实,保证政策能够真正实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强化推动企业和公众参与,深化建设社会环境治理共同参与体系,从“管理”的一元主体到“治理”的多元主体进行转变,久久为功。

(3)治理“假环保”需要真问责,要加大违法必究、造假问责的惩戒力度,要用最严格制度和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第7题:

“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执行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若体系放出60kJ的热,并对环境做40kJ的功,则体系内能变化ΔU为 ()。


参考答案:ΔU=Q-W=-60-40=-100kJ

第9题:

建立(),制定并完善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配备应急设备和物资,提高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能力。

  • A、公司领导体系
  • B、环境领导体系
  • C、环境应急体系
  • D、管理体系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在热力学中用热和功的正负号表示以热或功的形式传递能量的方向,体系吸收热量q(),体系对环境做功w()


正确答案:q为正,反之为负;w为正,反之为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