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试论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题目

试论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的分布及主要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参考答案:新石器时代早期:公元前12000-前7000年,长江中游发现玉蟾岩、仙人洞、吊桐环等遗址,此类早期考古学文化的石器仍以打制的为主,磨制很少;开始制作并使用了陶器,制作粗糙;居民生活有渔猎采集为主,但已有了初期的稻作栽培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新石器时代中期:公元前7000-前5000年,长江中游发现考古学文化较多,有城背溪文化、彭头山文化等。
中期磨制石器数量与器类显著增加,陶器数量与器类增加,制作技术明显提高,发现较多稻作农业遗存,农业与家畜饲养业已成为居民日常的主要生产活动。新石器时代晚期:公元前5000-前3000年,有很多重要的发现,诸如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研究也较深入。晚期以磨制石器为主,在陶器制作方面,已普遍有了陶车工具,出现了轮制陶器,普遍使用陶窑烧制陶器,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比较发达,发现早期城址,社会复杂化程度较前期有所提高。铜石并用时代:公元前3000-前2000年,主要以石家河文化为代表。已开始有了少量的小型的铜质工具,但石器仍然是人们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及征战时大量使用的主要工具和武器。石器及陶器制作技术均较发达;城址分布较普遍,发现大型的聚落及墓葬,社会复杂化程度加深。

第2题:

简述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文化的区域分布及特征。


参考答案:

①东北、华北北部、西北及青藏高原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由于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或降水较少,草原广泛发育,农业难以产生和发展,人类主要从事采集狩猎经济,逐步形成了以采集狩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文化。陶器和磨制石器虽已发生,但没有充分发展,而开发草原环境所特有的工具——细石器是这一区域最具特色的主要工具。磨制石器相对较少,细石器占主要成分或重要地位。新石器时代这一广大的区域是细石器的主要分布地,细石器也是这一地区诸文化的主要工具。
②黄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这一地区气候温和半湿润,大部分地区分布着利于耕作的黄土。与这种黄精相适应逐渐产生了以旱田粟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史前文化,因此这一区域的石器与粟作农业文化的发生、发展有些密切的关系。新石器时代这一区域的石器主要为农业生产工具,如石刀、石镰、石铲、石锛、石磨盘及磨棒等。
③长江流域。这一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量较多,土壤中所含粘土较多而渗水性差,逐渐形成了以水田稻作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史前文化。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水田稻作农业的农具主要是各种骨、木器,石器仅见石斧、石凿之类的木材加工工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出现了石犁和耘田器等农具,标志着犁耕农业的开始。这一地区的磨制石器主要是用于木材加工的石斧、石锛、石楔及石凿等,多通体磨光,钻孔技术发达。
④武夷山、南岭以南的广大地区。这一区域地区热带和亚热带的南部,气候炎热多雨,水热资源极为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种类繁多,多为常绿阔叶林。磨制石器和淘气出现较早,但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食物限制了文化的发展速度。采集和渔捞经济持续时间较长,谷物种植经济出现较晚。新石器时代早期虽然出现了少量的磨制石器,但大部分的时期仍为砍砸器、刮削器,具有浓厚的旧石器时代遗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农业,随之磨制石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并居于主要地位。


第3题:

山西新石器分化主要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而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苏秉琦先生从考古学上把早期中国文化划分为六个区域,其中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玉龙雕塑属于()。

  • A、黄河中游文化区域
  • B、西南文化区域
  • C、长江中下游文化区域
  • D、北方文化区域

正确答案:D

第5题:

处于魏晋南北朝考古学前的依次是()。

  • A、旧石器时代、三代考古学、新石器时代
  • B、新石器时代、秦汉考古学、三代考古学
  • C、三代考古学、新石器时代、秦汉考古学
  • D、新石器时代、三代考古学、秦汉考古学

正确答案:D

第6题:

裴李岗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A.黄河下游

B.黄河上游

C.长江中游

D.黄河中游


参考答案:D

第7题:

以下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是( )

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
B.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
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
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

答案:C
解析:

第8题: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它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 )为最多。


正确答案:A
仰韶文化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今天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其中以陕西省为最多,共计2040处,占全国仰韶文化遗址数量的40%,是仰韶文化的中心。仰韶文化遗址具体分布情况是:陕西省2040处、甘肃省1040处、山西省1000处、河南省1000处、河北省50处、内蒙古自治区约50处、湖北省23处、宁夏回族自治区7处、青海省3处。故本题答案为A。

第9题:

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A、黄河下游
  • B、黄河上游
  • C、长江下游
  • D、长江下游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下列属于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是:()

  • A、仰韶文化
  • B、龙山文化
  • C、马家窑文化
  • D、大汶口文化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