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简述西周陶鬲和陶豆的演变?

题目

简述西周陶鬲和陶豆的演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制陶技术的发明。


参考答案:

制陶术是人类继火之后的有一大发明。此前,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仅是形态上的改变,陶器的出现标志人类不仅改变了物质的形态,而且改变了质。黏土经过加热,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而聚结起来成为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结构较为致密的一种新物质。陶器的产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炊煮方式,丰富了生活用具。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在1.2万年前出现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的产物,人类必须掌握陶土的性能,并充分了解水、火、土的特性,可以达到600度左右高温。陶器产生源于定居农业和日常生活的需要。


第2题:

()认为西周的封建是以宗族领主为基础的。

  • A、范文澜
  • B、郭沫若
  • C、尚钺
  • D、陶希圣

正确答案:A

第3题:

简述西周陶鬲和陶豆的演变?


参考答案:

西周陶器的特点及演变
(1)西周的陶器以灰陶为主,也有一定数量的红陶;制法有手制、模制、轮制等;纹饰以绳纹为主,还有华纹、弦纹、附加堆纹等;
(2)器形有鬲、甗、甑、鼎、簋、豆、盂、碗、盘等。其中陶鬲绝大多数为三组间裆部相连、看不出明显的分界的连裆鬲。
陶器的演变可以分为三期:
(1)早期,鬲多监锥足的瘪裆鬲,豆为粗柄深盘,簋有圈足。
(2)中期,鬲裆变低,腹稍鼓;豆柄变细,中腰有凸棱;簋的圈足变高。
(3)晚期器形中已不见圈足簋,流行素面平底盆;鬲多做矮裆,足尖作乳头状;豆为浅盘细柄。


第4题:

印陶文出现在()。

  • A、战国
  • B、春秋
  • C、西周
  • D、商朝

正确答案:A

第5题:

陶质陶瓷分为粗陶和细陶。


正确答案:正确

第6题:

陶器分为细陶、()、紫砂陶。

A精陶

B粗陶

C大陶

D彩陶


B

第7题:

1998年对()进行了发掘,从出土的陶鼎、陶壶、陶豆等遗物及城墙的发掘结果分析,城址的建筑年代当为战国、汉代。但城址下叠压有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正确答案:黄帝城

第8题:

简述陶衣大体作用。


参考答案:

一、美化胎面,起装饰作用;
二、避免坯胎大量吸收釉水和烧裂;
三、填补坯胎气孔。


第9题:

山西襄汾的陶寺是()朝的遗址。

  • A、原始社会
  • B、夏
  • C、商
  • D、西周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简述陶和瓷的主要区别和关系


正确答案: 原料不同。陶器用粘土;瓷器用瓷土。、烧窑火候温度不同。陶器较低,约800度左右;瓷器较高,约1200度左右。物理特性不同。陶器质地松脆,有微孔;瓷器质地致密、坚实、不漏水,敲击有金属声。
关系:由此可知: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瓷是陶的生产的高级阶段,是由陶的发展演变而来。虽然出现了瓷,仍然保留着陶,形成了陶和瓷的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