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

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布及特征。

题目

简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布及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几内亚湾北部和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正确答案:几内亚湾:受赤道低压和西南季风的影响,而且西南风与海岸线垂直;高原山地抬升;全年高温多雨,沿岸几内亚湾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南回归线穿过南部,地处热带,全年高温,又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第2题:

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环太平洋带、大洋中脊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带,都位于板块边缘,是板块活动的结果。

第3题:

简述长石砂岩特征及成因。


参考答案:①长石砂岩特征(颗粒成分、填隙物成分、胶结类型、沉积构造、重矿物等);
②长石砂岩成因(母岩条件、风化条件、大地构造、改造历史、沉积环境)。

第4题:

简述民族的特征及分布。 


正确答案: 民族的特点:1、共同语言;2、共同的地域 ;3、共同经济生活;4、共同的心理素质。 民族的分布区可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两种。
形式分布区:对大多数民族来说,其民族形式分布区是一个集中的、相连成片的地域,即地域上的聚居,主体所占的面积大、人口多,占该人口较大比重。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形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有大有小,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则可称为民族岛。
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区。

第5题:

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


正确答案: 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
(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5)社区的影响。
特征: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
(3)多样性;
(4)互补性。

第6题:

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正确答案: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垂直带性,与温度、降水及其组合的变化有关。

第7题:

简述思维的特征和构成因素。 


正确答案: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思维的构成因素有概念和表象。

第8题:

工程勘察报告《地貌》中应包括:港湾或河段地形特征,各地貌单元的成因类型、特征及分布。与工程有关的微地貌单元(如岸坡区、填土区、掩埋的古冲沟分布区等)的()。
A.地形特征 B.特征与分布
C.成因类型 D.标高与范围


答案:B
解析:

第9题:

简述热带季风的成因、分布和特征。


正确答案: (1)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冬季盛行来自高纬内陆的风影响,天气干冷;夏季盛行来自低纬海洋的风影响,天气炎热多雨;
(2)热带季风主要分布在纬度10度到回归线附近的亚洲大陆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雷洲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大部,印度半岛,菲律群岛;
(3)待征:热带季风发达,一年中风向的季节变化明显;受热带大陆气团近控制时,降水稀少,受赤道海洋气团控制时,降水丰富,年降水多。

第10题:

根据岩石成因,岩石可分为哪三大类?简述其概念,特征及演化过程。


正确答案: (1)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2)概念: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
沉积岩:由成层堆积于陆地或海洋中的碎屑、胶体和有机物质等等疏松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变质岩:固态原岩因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流体的作用而导致矿物成分、化学结构与构造的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3)特征:
A.岩浆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如H2O、CO2、H2S等);有多种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有一定的产状;
B.沉积岩富含次生矿物、有机物质、存在化石;产状为层状产出;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C.变质岩化学成分主要由SiO2Al2O3、Fe2O3、FeO、MnO等氧化物组成,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往往较大;岩石重结晶明显;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
(4)演化过程:岩浆岩:来自上地幔的熔融状物质沿岩石圈破裂带上升侵入地壳冷凝形成侵入岩,喷出地面则迅速冷却凝固形成火山岩或喷出岩;
沉积岩: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又经成岩作用而成沉积岩
变质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由于经受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或地壳内的热流变化等内动力的影响,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