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A、《董西厢》B、《莺莺传》C、《西厢记》D、《紫钗记》

题目

金代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题材来源于唐代传奇小说()。

  • A、《董西厢》
  • B、《莺莺传》
  • C、《西厢记》
  • D、《紫钗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崔盈盈和张生的爱情故事发端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是在金代董解元的《()》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


正确答案:莺莺传;西厢记诸宫调

第2题:

《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人元稹的文言小说()。历史上南戏曾出现过《张珙西厢记》,北方则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正确答案:《莺莺传》(又名《会稹记》)

第3题: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是()

A关汉卿

B王实甫

C董解元

D马致远


C

第4题:

《西厢记》全名为《西厢记诸宫调》,剧本脱胎于唐代元稹《莺莺传》和金代董解元的《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金代的董解元根据唐代传奇小说《莺莺传》,利用民间讲唱文学形式诸宫调,创作了《()》。


正确答案:西厢记诸宫调

第6题: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创作时代是()

  • A、宋代
  • B、辽代
  • C、金代
  • D、元代

正确答案:C

第7题: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正确答案: 董解元是金章宗时代的下层文人,“解元”是金、元时代对读书人的一种敬称。他根据唐传奇小说《莺莺传》进行再创作,利用宋、金民间流行的诸宫调这种民间讲唱文学形式,成功地写出了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和唱词优美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

第8题:

王实甫的《西厢记》源自于唐代()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在金代有()的《()》。


正确答案:元稹;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第9题:

王实甫《西厢记》对董解元《诸宫调西厢记》作了哪些发展?


正确答案:王实甫《西厢记》直接取材于金代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同时又对《西厢记诸宫调》作了新的发展:第一,删减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使结构更完整,情节更集中。例如,在《西厢记诸宫调》中,孙飞虎兵围普救寺一事占了相当长的篇幅,它实际上是游离于主线之外的,王实甫毅然将它压缩得很短,这样就使主线更为分明突出。第二,使主要人物的立场更鲜明,从而加强了戏剧冲突。在《西厢记》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阵营,一以张生、崔莺莺、红娘为代表,一以老夫人为代表。王实甫将这两个阵营的人写得泾渭分明,态度毫不含糊,并以此来展开矛盾冲突。第三,在情节安排、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更为精致完美,并增加了一些喜剧色彩。例如,利用景物来表现情感是《西厢记诸宫调》的一大特点,王实甫在《西厢记》中也大量运用了这一手法,但比较一下两部作品的“长亭送别”就可以看出,王实甫写得更细腻,更优美。

第10题: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对元稹《莺莺传》有何发展?


正确答案: 董解元保留了《莺莺传》的大致情节,但在四个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在思想上,改变了原作对张生始乱终弃行为的偏袒和对女性的偏见,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的主题,使作品有了本质的提高;在人物塑造上,不仅增添了不少人物,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主人公的性格,使之成为正面形象,而且个性更为鲜明。例如张生,原来是一个玩弄女性的人物,董解元将他改编成一个有情有义、始终忠于爱情的正面人物。
又如崔莺莺,原来是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弱者,董解元将她写成了一个大胆追求爱情的坚强女性。在情节安排上,增加了佛殿相逢、月下联吟、兵围普救寺、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情节,使故事更为曲折生动。在艺术手法上,大量吸收古曲诗词的典雅词语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具诗意,同时,又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口语,使作品更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