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简述王韬的文学观及其创作。

题目

简述王韬的文学观及其创作。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王朔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王朔文学创作的意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正统文化的反叛,较早地迎合包括世俗在内的社会情绪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的破坏。他的《动物凶猛》却表现出特殊性,这就是以其"超越通俗读物的审美趣味之上的个人性格的内容,为中国当代文学提供了创造性的新视野和新感受"。这一价值的实现,与他在这个作品中所进行的叙事冒险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首先表现在叙述者依照内心情感的思维活动,致力于互相关联的经验印象叙述,消解与弱化情节构造的功能。就故事而言,《动物凶猛》与王朔其它小说《浮出海面》《玩得就是心跳》等有内在的联系。叙述者是一个玩世不恭者,他也叙述了男女情爱并以此作为一种叙述线索,但是,这个作品的情节因素大为减弱,让位于思绪活动和经验印象。
其次,我们必须看到,王朔最大的冒险是,叙述者在故事叙述过程戮穿的故事的虚构性,并进而说明自己放弃真实,在虚构中完成探索记忆的过程。其原因在于:"真实的但不是如意的,伪造的都是极其绚丽。"叙述者"我"与米兰的恋爱故事并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情况是"我"与米兰从来就没有熟识过,只是在一个夏天看到一位少女便产生了惊心动魄的想象。之所以说他是冒险,那是因为虚构的戮破,就会导致叙述完全崩溃:叙述者叙述了一场原来是不存在的故事,就有可能失去读者的信任。
第三,作品为这种叙事冒险,设置了一个叙事动力来源,这就是叙述者重拾逝去时光的情绪冲动。叙述者向人们叙述故事的起因,就在于无所不做的恶习,使他有机会进入别人房间,并为之所震撼。唤起心中的情感冲动,就更大一点来讲,叙述者的叙述冲动,则是因为现在的大都市,将个体经历中过去的事物丢失殆尽。而要获得现在难以寻觅的许多过去,那只能去记忆里追问和想象,这样追问和想象记忆及其情绪冲动,便成叙述者叙事的动力源。最后,我们还应该搞清楚,叙述者戮穿故事虚构性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纯粹而绝对地表现了叙述者最为坦荡的情感以及生成这种情感的欲望冲动。或者说,他通过戮穿白日梦想的故事虚构,剥落故事所有的外在包装,显露出一种无拘无束的欲望和自由自在的情感方式。

第2题:

简述王韬、梁启超对中国报章文体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正确答案: 王韬在《循环日报》上的写作实践,以纯朴务实的文风把古代政论这种传统文体移植到报刊上,并加以改造,使其更适合于表达崭新的思想内容。这是对中国报刊新闻言论发展的一大贡献。
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兴起,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第3题:

简述王韬的办报思想。
思想:
1、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
2、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
4、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并主编《循环日报》,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是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于1959年停刊,是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他的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

第4题:

简述归有光的文学主张及其散文创作。


正确答案:归有光和唐宋派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对当时声势煊赫的前后七子的复古理论和模拟文风表示不满,主张为文要根于六经,提倡道德。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尤为重要的是他在提倡重道的同时,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故其散文名作均以感情真挚、通俗畅达著称,多于简洁淡雅的笔墨中透露出深挚的感情,奠定了他在明代散文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5题:

简述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实绩:
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
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
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
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
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
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

第6题:

简述王韬的大同理想。


正确答案:王韬是中国最早提出“大同”理想的人物之一。他说的大同之世,是一个消灭了国家,消灭了战争,社会长治久安,人类永享和平幸福的时代。这是针对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提出的,但其内部结构如何,他略而未及。因为中国刚同外部世界按触,对西方国家的内部情况,他尚缺乏深刻的认识。

第7题:

()将学说与文辞合一,即是学者之文与文人之文的合一,是近于复古的文学观。

  • A、王韬
  • B、梁启超
  • C、章太炎
  • D、章士钊

正确答案:C

第8题:

简述王韬的报刊思想及其创办《循环日报》的经过和意义。


正确答案: 思想:
1)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
2)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
4)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
1874年王韬在香港创办并主编《循环日报》,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纸,是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于1959年停刊,是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他的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

第9题:

简述美国前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创作情况。


正确答案: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可以1829年杰弗逊上台推行民主主义政治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浪漫主义文学的草创时期,代表作家有欧文和库柏。他们的创作首次运用美利坚民族独有的题材,塑造了美国文学中第一批典型形象。欧文享有“美国文学之父”的称号,代表作《见闻札记》开创了美国短篇小说的先河。库柏是美国文学的另一位奠基人,是最早采用民族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家,代表作有边疆题材的系列小说《皮袜子故事集》。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被称为哈佛派文人的朗费罗等人,朗费罗的长篇叙事诗《海华沙之歌》是美国文学史中第一部关于印第安人的史诗。另一个是康科德超验主义作家集团,以爱默生、梭罗为代表。爱默生阐述超验主义的散文有《论自然》、《论自助》等,梭罗的代表作为《瓦尔登湖》。这时期的作家还有霍桑,代表作是长篇小说《红字》,他还写过数量不少的短篇小说,主题基本集中在探讨人性恶等问题上。另一个作家是麦尔维尔,代表作《白鲸》对世界、人生作了哲理探索。爱伦•坡被认为是推理小说的鼻祖。后期浪漫主义文学在惠特曼诗歌中达到高峰。惠特曼的《草叶集》歌颂美国社会的民主和自由,赞美普通人的劳动和生活,摒弃传统的韵脚和格律,采用自由诗体,是美国和西方诗歌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第10题:

试述王世贞的文学主张与诗歌创作。


正确答案:主张复古,注重文学的真情实感和艺术价值。追求忽然而来,浑然而就,无歧级可寻,无声色可指的自然境界。诗歌创作较少模拟痕迹,成就最大代表作是(西城宫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