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

()(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

题目

()(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有《()》。


正确答案:东坡全集

第2题:

是谁冒充伍子胥()

  • A、申包胥
  • B、东皋公
  • C、皇甫纳
  • D、费无忌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一带今称禹门口(在今河津县西黄河岸)。

A.大禹渡

B.茅津渡

C.风陵渡

D.龙门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因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有“柳柳州”之称。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人。独创浅绛山水一派,以《富春山居图》名闻海内外。

  • A、常熟
  • B、昆山
  • C、太仓
  • D、张家港

正确答案:A

第6题:

下列诗人与其子、号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 B、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
  • C、李白—字太白—号香莲居士
  •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正确答案:C

第7题:

“东皋子”是初唐哪位诗人的号?


正确答案:“东皋子”是初唐诗人王绩的号。

第8题:

(1)给定材料五中山西省淘汰1000亿元“污染的GDP”,概括说明一下这种做法 的目的和意义。不超过200字。(10分)(2)参考给定材料四,解释“河津模式”的含义。不超过200字。(10分)


正确答案:

参考要点

(1)目的:山西省淘汰1000亿元“污染的GDP”是为了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意义:山西省淘汰1000亿元“污染的GDP”,积极执行节能减排政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这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利于山西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总之,山西淘汰1000亿元“污染的GDP”既体现了当代人的切身利益,又关乎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河津模式”:即山西河津县政府利用煤炭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焦化产业,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高速增长,并一跃成为山西省最富裕的县级市,但当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河津模式”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典型,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沿用这种模式维持经济增长将会使有限的资源加速耗竭,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方面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制约。

第9题:

清甘肃皋兰人,字柳堂,清光绪朝吏部稽勋司主事。建言甚多,其中两疏名闻天下,垂于青史。在蓟州(今蓟县)马伸桥三义庙尸谏慈禧太后,人们为他在蓟州马伸桥建景忠祠,李鸿章撰写了碑文。请问这个人是谁?


正确答案: 吴可读

第10题: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人物。他确立了散体文的正宗地位和诗文平易自然的风格。


正确答案:欧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