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特点?

题目

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包括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个时期?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迟缓期: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
对数期: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
稳定期: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
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明显增多。

第2题:

细菌生长曲线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何特征及在工业发酵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延迟期:菌数没有增加,细胞大量合成细胞物质,准备分裂。生产上要尽量缩短该时期,如应用处于对数期的菌体接种,适当增大接种量,培养基成分尽量与种子培养基一致;
(2)对数期:菌数以指数增加。是研究微生物生理、遗传的好材料,是作菌种的好材料,是噬菌体的适当宿主;
(3)稳定期:菌体生长速度和死亡速度相等,菌体量达到最大。以培养菌体为目的时,可结束培养;开始积累次级代谢产物,以生产次级代谢产物为目的时,应通过调pH值,补加新鲜培养基等方式,延长该时期;
(4)衰亡期:菌数以指数下降。要及时放罐,避免菌体自溶,不利后处理。

第3题:

什么是典型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各期特点如何?


参考答案:分4期,划分的依据:单细胞微生物。
(1)延滞期(停滞期.调整期)特点:a.生长速率常数为零;b.细胞形态变大或增大;c.细胞内RNA尤其是rRNA含量增高,原生质呈嗜碱性。d.合成代谢活跃;e.对外界不良条件的反应敏感。
(2)对数期特点:此时菌体细胞生长的速率常数R最大,分裂快,代时短,细胞进行平衡生长,菌体内酶系活跃,代谢旺盛,菌体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群体的形态与生理特征最一致,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
⑶稳定期特点:a.生长速率常数为零;b.菌体产量达到最高;c.活菌数相对稳定;d.细胞开始贮存贮藏物;e.芽孢在这个时期形成;f.有些微生物在此时形成次生代谢产物。
⑷衰亡期特点:a.细胞形态多样;b.出现细胞自溶现象;c.有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d.芽孢在此时释放。

第4题:

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其分为几个时期?


正确答案: 1、一步生长曲线:以适量的病毒接种处于标准培养的高密度的敏感细胞,待病毒吸附后,或高倍稀释病毒-细胞培养物,或以抗病毒血清处理病毒-细胞培养物以建立同步感染,然后继续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培养物中的病毒效价,并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的感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病毒特征性的增殖曲线,即一步生长曲线。
2、①潜伏期;②裂解期;③稳定期

第5题:

什么是一步生长曲线?它分几期?各期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它包括
1潜伏期:细胞内已经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
2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
3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

第6题:

鱼类卵巢发育分几个时期?各期有何细胞和组织特点?


正确答案: 1.卵原细胞增殖期(第Ⅰ期卵巢)
卵细胞:
①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数量;
②细胞小,卵径5-15微米,核占直径的一半;
③由第一时相卵原细胞组成
卵巢:
①仅为宽约1mm左右的白色半透明细线;
②无法分辨雄、雌。一生只出现一次
2.小生长期(第Ⅱ期卵巢)
卵细胞:
①只是原生质的不断增加,无卵黄的积累;
②细胞为多角形或圆形,为小生长期的卵母细胞;
③此时期称第二时相初级卵母细胞;
④Ⅱ期卵巢可直接发育而来,也可以是产卵后退化到第Ⅱ期的卵巢。
卵巢:
①此时的卵巢叫第Ⅱ期卵巢;
②扁带状,宽10mm,白色透明,看不到卵粒;
③但卵巢表面有微血管分布。
3.大生长期(第Ⅲ期卵巢)
卵巢:
①块状,淡青灰色,约占腹腔1/2;
②肉眼可见卵粒,但相互粘连,血管明显;
③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
④只有性成熟后的鱼,卵巢才能发育到这一期
卵子:
①卵黄的积累初期;
②d=300-500微米,卵外有两层滤泡
大生长期(第Ⅳ期卵巢)
卵巢:
①长囊状,宽4.5cm,青灰色,也有黄色或棕黄色细胞;
②内已充满卵黄颗粒,卵大而饱满,已游离,卵巢有粗血管分布,占体重15-20%(占腹腔的2/3);
③卵巢中以处于大生长末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为主;
④家鱼此期维持约1月,若不能排卵,卵巢将退化
卵子:
①卵黄的积累后期,卵黄充满细胞;
②d=500-1100微米,比卵原细胞大几十倍;
③从第Ⅳ期末过渡到第V期,一般只需几小时,否则,便会过熟而失去受精能力
4.成熟期(第Ⅴ期卵巢)
卵巢:
①青灰色,松软,卵巢内充满成熟卵子,卵粒大而饱满,呈游离状态;
②卵巢发育到第Ⅳ期只完成生长成熟,为二倍体,不能受精;
③此时在内、外源性激素的作用下,进行两次减数分裂,并停留在第二次分裂中期,等待受精。这一过程叫生理成熟。
5.退化期(第Ⅵ期卵巢)
特点:
①产卵后的卵巢或退化吸收的卵巢为第Ⅵ期卵巢;
②卵巢缩小,呈深红色,其中有许多残卵;
③此期主要是卵巢恢复整理阶段:吸收残卵、卵巢修复;结束后,卵巢又回到第Ⅱ期,新一代的性细胞又开始发育,进入第二个周期

第7题:

汉语古音分为几个时期,各期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般讲三个时期:
(1)上古音:指的是从西周初年到汉末的语音。这一时期没有完整的音韵学专著,代表性的语音系统是从《诗经》等先秦韵文归纳出来的30个韵部;从谐声字和假借字等材料可以发现这一时期不少重要的声母现象。
(2)中古音:指的是魏晋到晚唐五代的语音。这个时期有音韵学的专著,即韵书和等韵图,其他包含语音现象的材料也很多。这一时期的代表性音系是《切韵》音系。
(3)近代音:它包括宋元明清时期的语音。这一时期共同语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是共同语的中心基础方言变了,河南洛阳开封音的地位被北京音所取代。近代音的代表性音系是元朝的《中原音韵》音系。

第8题:

细菌的生长曲线分哪几期?有何意义?各期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1.分四期(1)迟缓期:此期内细菌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合成增加,菌体增大,细菌数量不增加,碱性染色反应较好,对消毒剂和其他有害物有高度敏感性。(2)对数期:此期内的菌体生命力强,繁殖速度最快,细菌数以几何级数增加;菌体形态、大小、染色反应均较一致,对不良理化因素和抗菌药物敏感。该期内的病原菌致病力最强。此期内的细菌最适合留作“种子”。(3)稳定期:这一时期因营养的消耗,代谢产物的积累等,细菌繁殖速度下降,死亡增多,新生菌数约等于死亡菌数,繁殖与死亡近乎平衡,形态及生理形状常有改变,革兰阳性菌可染成阴性,毒素等代谢产物此时期积累多。(4)衰亡期:细菌开始大量死亡,死菌数超过活菌数,细菌如不移植至新的培养基,最后将全部死亡。形态上常出现衰老型、退化型或自溶,染色不一致。2.意义:在不同时期中,细菌的繁殖速度不同,形态和生理特性(包括外形、大小、染色反应、发酵活力、代谢产物、抵抗力等)也有变化。了解这种规律,对培养、观察、利用和控制细菌是有意义的。

第9题:

什么是细菌的生长曲线,其可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生长曲线:将一定数量的纯培养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然后定时取样,测定细胞的数量,如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生长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作出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细菌的生长曲线。
典型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四个时期(据生长速率划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延滞期:特点:
1)生长速率为零;
2)细胞的体积增大,DNA含量增加,为分裂作准备;
3)合成代谢旺盛(ATP、核糖体、酶类的合成加快,易产生诱导酶);
4)对不良环境敏感;
对数期:特点:细菌生长最旺盛,生长速率最快,以几何级数增加(2n),菌体的形态最典型。细胞的化学组成,生理特征一致;生活力强。
稳定期:特点:新繁殖的细胞数与衰老细胞数几乎相等,生长速度趋向于零,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产物积累达到高峰,此时是最佳的收获期。
衰亡期:特点:死亡的速度超过了新生速度,群体中总活菌数明显下降,此阶段,细菌形态出现异常。内含物增加,出现液泡,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阳性的变为阴性(G+→G-);有些菌因蛋白水解酶活力增强,而发生自溶等。

第10题:

微生物的生长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延滞期:对环境的适应阶段,数量不增加;
(2)对数生长期:数量呈几何级数增加;
(3)稳定期:新生数量等于死亡数量,总数保持稳定,可积累代谢产物;
(4)衰亡期:数量逐渐减少,有异常代谢产物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