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何谓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由哪些波段组成?其各波段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题目

何谓心电图?正常心电图由哪些波段组成?其各波段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为正常心电图各波段时间
A.QRS波时限
B.P波时限
C.Q波时限
D.P-R间期
E.Q-T间期

代表心房除极时间

答案:B
解析:

第2题:

以下为正常心电图各波段时间
A.QRS波时限
B.P波时限
C.Q波时限
D.P-R间期
E.Q-T间期

代表房室传导时间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按使用的工作波段,可分为紫外、可见光、红外、微波、多波段等传感器。紫外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在()之间;可见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在()之间;红外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在()之间;微波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在()之间;多波段传感器使用的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由若干个窄波段组成。


参考答案:50nm-380nm,380nm-760nm,760nm-1.0x106nm,1.0x106nm-1.0x109nm

第4题:

何谓心电图?心电图各波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心电图(ECG):将引导电极置于体表一定部位,借助心电图仪,可以记录出整个心脏兴奋过程中的电位变化波形。心电图各波代表的意义:
①P波:两心房去极化的过程;
②QRS波:两心室去极化的过程;
③T波:心室复极化过程;
④P-R间期:心房去极化开始至心室去极化开始,反映了兴奋从窦房结产生至传导到心室所需时间;
⑤S-T段:心室去极化完毕,复极化尚未开始;
⑥Q-T间期:心室去极化和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第5题:

简述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各波的意义?


正确答案: (1)、组成:正常的心电图由P、Q、R、S、T等波组成,此外尚有U波与P-R段,S-T段等。
(2)各波的意义
P.波:是反映左、右两心房除极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波形
P.R段:是反映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Q.RS波群:是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电位变化的综合波形
S.T段:代表左、右心室除极完毕之后到复极,再度在体表产生电位差之前的一段时间
T.波:是反映心室肌复极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波形
U.波:它可能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第6题:

以下为正常心电图各波段时间
A.QRS波时限
B.P波时限
C.Q波时限
D.P-R间期
E.Q-T间期

不应超过0.11s

答案:B
解析:

第7题:

何谓呼吸?由哪些环节组成?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正确答案: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的氧和二氧化碳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环节:
①外呼吸
②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③内呼吸
意义: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吸入氧,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机体内环境中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确保新陈代谢正常进行。

第8题:

下列关于正常成人心电图各波段的描述,错误的是A、P-R间期为0.12~0.20sB、P波时限<0.11sC、Q-T间期为

下列关于正常成人心电图各波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A、P-R间期为0.12~0.20s

B、P波时限<0.11s

C、Q-T间期为0.36~0.44s

D、QRS波群时限为0.06~0.10s

E、肢体导联S-T段上抬<0.10mV


参考答案:E

第9题:

试述一个心动周期心电图包括哪些波段?


正确答案: P波:为心房除极波,反映左、右心房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P-R段:主要反映电激动过程在房室交界区及其后的希氏束、室内传导系统所产生的微弱电位变化,一般呈零电位而显示为等电位线。
P-R间期:自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反映激动从窦房结发出后经心房、房室交界区、希氏束、束支及浦肯野纤维网传到心室肌所需要的时间。
QRS波群:左、右心室除极波的总称,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ST段:从QRS波群终点至T波起点的一段平线,反映心室早期缓慢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T波:为心室复极波,反映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
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代表左、右心室除极与复极全过程的时间。
U波:为T波后的一个小波,产生机制未明。一般认为代表心室肌的后继电位,亦有人推测可能与浦肯野纤维网的复极有关。

第10题:

何谓垂直极化波?何谓水平极化波?根据无线电测向竞赛规则的规定,80米波段和2米波段的测向竞赛各采用什么极化波?


正确答案: 所谓垂直或水平是指相对于地平面而言的,当天线辐射出的电磁波其电场方向是垂直于地平面的,则称其为垂直极化波。若其电场方向是平行于地平面的,则称其为水平极化波。
根据无线电测向竞赛规则的规定:80米波段测向竞赛采用的是垂直极化波,2米波段测向竞赛采用的是水平极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