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高级)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及其分泌过程。

题目

试述免疫球蛋白的表达及其分泌过程。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免疫球蛋白(Ig)的合成过程与一般蛋白质合成相似。在细胞内有表达功能的V-J或V-D-J基因单位重组完成后,与C基因簇一起被转录成初级RNA,经过加工剪接,去除内含子,生成mRNA,最后分别翻译成各种肽链,装配成Ig分子,分泌出体外。
Ig基因在表达时存在等位排斥和同型排斥现象,可能是V-D-J连接或V-J连接的不精确性所造成的结果,以致许多重排无转录产物。一个B细胞不会同时表达κ链和λ链,称同型排斥。κ基因重排总发生在λ基因重排之前,当Vκ-Jκ重排形成有表达功能的基因后,λ基因重排即被抑制;在λ链产生细胞内,常有κ基因缺失。像其他的基因一样Ig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也有启动子与增强子来启动和调节基因的转录。
B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迅速分化增殖,除一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外,其余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的内质网和多聚核糖体均显著增加,大量合成Ig分子。合成L与H链的粗面内质网多聚核糖体是不同的。L链在190~200S的多聚核糖体(含4~5个核糖体)上合成,H链在270~300S的多聚核糖体(含11~18个核糖体)上合成。作为一条完整的多肽链,它们从一个起始点(N端)开始(向C端)依次合成。游离的L和H链少数在多聚核糖体上,有非共价结合或共价结合,大部分转移至内质网的贮池中,并装配成完整的Ig分子,然后依赖N端疏水性前导顺序进人高尔基复合体,再分泌至细胞外。在此移动过程中糖残基通过结合在膜上的糖转化酶按一定顺序逐步加到Ig分子上。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作用。


本题答案:(1)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生长发育。(2)生乳素:促进并维持乳腺泌乳。(3)黑色细胞刺激素:促使皮肤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使皮肤颜色加深。(4)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细胞增殖并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与网状带增殖,并使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合成分泌增加。(6)促性腺激素:①卵泡刺激素(FSH):刺激卵泡生长发育,在黄体生成素协助下使卵泡分泌雌激素。在男性则促进曲细精管的发育和精子生成,故又叫配子生成素。②黄体生成素(LH):与FSH协同作用使卵泡分泌雌激素,促使卵泡成熟排卵,并使排卵后的卵泡形成黄体。在男性则刺激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故又叫间质细胞刺激素。

第2题:

试述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及其结构基因可调控表达的机制。


正确答案: 乳糖操纵子的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
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所以,乳糖操纵子的这种调控机制为可诱导的负调控。
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协调调节:乳糖操纵子中的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的负调控与CAP的正调控两种机制,互相协调、互相制约。

第3题:

试述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1)促进胰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主要有促胰液素(胰泌素)、促胰酶素(胆囊收缩素)和胃泌素。

(2)其作用分别为:

①促胰液素:胃内容物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分泌水和碳酸氢盐,使胰液分泌量增加,并加强促胰酶素的作用。

②促胰酶素:胃内容物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酶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酶,使胰液分泌量增加,并加强促胰液素的作用。

③胃泌素:胃泌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酶,使胰液分泌量增加,但其作用较弱。

第4题:

试述造成火成岩多样性的原因(试述岩浆作用过程及其结果)。


正确答案: (1)原生岩浆形成之后,在其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岩浆本身的分异或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或不同岩浆之间的混合作用,可使最初一种成分的岩浆最终形成种类繁多的岩浆岩。
(2)分异作用:指原来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依靠本身的演化最终产生不同成分岩浆的过程。包括:
①岩浆分异作用:指在结晶之前,液态时发生的分异作用。包括:
Ⅰ熔离作用——P,T变化,分离出2种不混溶的岩浆,如条带构造;
Ⅱ扩散作用——温度梯度导致不同组分的迁移;
Ⅲ气运作用——挥发分位于上部,向上运移,形成上部出现伟晶岩。
②分离结晶作用:一些矿物先结晶,导致残余岩浆成分变化,使岩浆向富硅、富碱的方向发展。包括:
Ⅰ重力分异作用——先结晶、比重大,到底部,如四川力马河;
Ⅱ流动分异作用——岩浆流动中,先结晶的会因摩擦力而滞留;
Ⅲ压滤作用——岩浆演化的晚期,晶体之间的残余岩浆被挤压而迁移。
(3)同化混染作用:岩浆同化了围岩或捕虏体,使岩浆发生成分改变。依据同化混染作用完全与否,分为:
①同化作用——完全②混染作用——不完全
(4)岩浆混合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确定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系列过渡类型的岩浆和岩浆岩。

第5题: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的原理及其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 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以逆转录产物cDNA上特定区域的9-11bp特异寡核苷酸序列作为标签(tag)来代表各转录物;用连接酶随机串联将多个标签(20-60个)并克隆到载体中,建立SAGE文库;通过对标签的序列分析,获得基因转录的分布以及表达丰度,从而充分了解基因转录组的全貌。SAGE的基础是能特异性代表转录物并含有足够信息的标签。
SAGE的基本过程是:
(1)先Oligo(dT)将mRNA逆转录获得单链cDNA,然后以生物素标记的、核心序列为tag的特异性引物单链扩增获得双链cDNA(不改变基因表达丰度);
(2)用锚定酶(anchoring enzyme,AE)-一般采用具有4bp识别位点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NlaIII消化;
(3)消化后通过生物素与抗生物素蛋白结合分离cDNA,得到的cDNA片段分为两组,分别与接头A和B连接(接头A和B5’端分别为NlaIII粘性末端,3’端分别为非NlaIII的某限制性酶粘性末端),二者分别含有PCR引物A和B互补结合序列;
(4)经T4DNA连接酶连接cDNA片段,形成两端分别带有连接子A、B的标签二聚体;
(5)以引物A和B(应稍长于接头A和B,覆盖完整的NlaIII位点及其旁侧保护序列)扩增二聚体,产物再以锚定酶消化,纯化后连接成为标签二聚体的串联体,可长达30-40EST,克隆到载体上,进行DNA序列测定。一种标签的丰度即反映相应转录物的转录水平。可获得疾病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全貌;或与正常组织对照分析,发现新的疾病基因或相关基因,并确定特定基因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第6题:

试述目标管理的过程及其优缺点。


参考答案:目标管理实际是一个管理系统,它包括组织的最高层设置目标,明确实现目标应负的责任以及为下级设置和修正目标。成功的目标管理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先决条件:适合组织的需求,倡导团体参与设置目标,进行充分的培训,所有的部门参与评价这种方法的成果和可操作性。目标管理的过程:1)目标的制定阶段,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的设置:高层领导者预定目标,重新评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立下级目标,上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的条件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等事宜达成协议,并授予相应的权力,绘制目标图和目标锁链;2)在目标的实现阶段,应定期地检查,并予以支持协助,必要时修改调整原有目标;3)在预定期之后,进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优点:科学有效,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调动积极性,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缺点:目标难以确定,假设不一定存在,目标设置花时间。

第7题:

简述基因表达系列分析的原理及其基本过程。


正确答案:基因表达系列分析(serial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SAGE)以逆转录产物cDNA上特定区域的9-11bp特异寡核苷酸序列作为标签(tag)来代表各转录物;用连接酶随机串联将多个标签(20-60个)并克隆到载体中,建立SAGE文库;通过对标签的序列分析,获得基因转录的分布以及表达丰度,从而充分了解基因转录组的全貌。SAGE的基础是能特异性代表转录物并含有足够信息的标签。

第8题:

试述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过程及其护理要点。


正确答案:身患绝症的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整个阶段的心理反应过程大体上可分为5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忧郁期和接受期。以上各期的深度和持续时间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各期的护理要点如下:(1)否认期:护理人员应坦诚回答病人对病情的询问,注意维持病人适当的希望,实施正确的人生观、死亡观教育,使病人逐步面对现实。(2)愤怒期:护理人员应允许病人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泄其内心的不满和恐惧,同时应给予关心、诱导和防止意外事件发生。(3)协议期:应争取与病人坦诚交流、相互合作,较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以减轻痛苦和控制症状。(4)忧郁期:应给予病人同情、鼓励与支持,使其增强信心。要加强心理疏导和死亡教育,预防病人的自杀倾向。(5)接受期:积极帮助病人了却未完成的心愿。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干扰。加强基础护理,使病人舒适、平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人间。

第9题:

试述疲劳断裂(失效)的特点及其断裂的过程。


正确答案: 疲劳断裂(失效)的特点:
1、疲劳断裂与静载荷作用下的断裂不同,主要表现为:疲劳断裂是低应力下的破坏,疲劳失效在远低于材料的静载极限强度甚至低于屈服点时发生;
2、疲劳破坏宏观上无塑性变形,因此比静载下的破坏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疲劳断裂是与时间有关的一种失效方式,具有多阶段性,疲劳失效的过程是累积损伤的过程;
3、与单向静载断裂相比,疲劳失效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材料的缺陷更加敏感,几乎总是在材料表面的缺陷处发生;另外,疲劳断裂需要多次加载;
4、疲劳断裂的扩展呈缓慢的,有时需长达数年的时间;疲劳断裂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5、疲劳断裂的过程:任何材料的疲劳断裂过程一般都经历裂纹萌生稳定扩展和失稳扩展三个阶段。
6、在循环应力作用下,由疲劳源慢慢形成微裂纹以及随后的裂纹扩展,当裂纹达到临界尺寸,构件剩余断面尺寸不足以承受外载荷时,裂纹失稳扩展至断裂。
7、焊接结构中疲劳裂纹大多产生于焊接接头表面几何非连续性引起的应力集中处,少数起源于内部较大的缺陷。
8、焊接接头中,不仅有应力集中,而且易产生接头缺陷,焊接残余应力也比较高。

第10题:

试述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正确答案:生理作用:
⑴促生长作用。生长激素促进骨、软骨、肌肉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促进蛋白质合成。
⑵促进代谢。生长激素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强DNA、RNA的合成而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机体呈正氨平衡。
分泌的调节:
⑴下丘脑对生长激素的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生长抑素的双重调控。生长激素释放激素经常性的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而生长抑素则抑制其分泌。
⑵反馈调节。生长激素对下丘脑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和腺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有负反馈调节作用,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对其自身释放也有负反馈调节作用。
⑶其他因素。除了上述的调控机制外,还有许多因素可以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例如,低血糖、血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增多、运动、饥饿及应激刺激,均可引起生长激素分泌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