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以下哪项因子的改变与本病无关( )A、LDL升高B、apoA降低C、血小板功能亢进D、TXA受抑制E、血小板第4因子亢进

题目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以下哪项因子的改变与本病无关( )

  • A、LDL升高
  • B、apoA降低
  • C、血小板功能亢进
  • D、TXA受抑制
  • E、血小板第4因子亢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血小板有其独特的结构及颗粒内容物,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是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对维持血小板形态、释放和收缩起重要作用的是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可以中和肝素的是A、血小板第3因子

B、微管、微丝和膜下细丝

C、血小板第4因子

D、血小板激活因子

E、血小板促生长因子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B


问题 3 答案:C

第2题:

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是

A:增加PGI2的合成
B:减少TXA2的生成
C:阻止TXA2的降解
D: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作用
E:减少PGI2的降解

答案:B
解析:
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中的环加氧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凝血嗯烷A2(TXA2)的生成,而抑制血小板功能。

第3题:

银杏内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升高血小板cAMP

B、对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C、抑制环氧酶活性,减少TXA2合成

D、对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答案:B

第4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以下哪项因子的改变与本病无关( )

ALDL升高

BapoA降低

C血小板功能亢进

DTXA受抑制

E血小板第4因子亢进


D

第5题:

血小板的α颗粒中主要含有

A.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Ⅲ因子(PF3)
B.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和血小板第Ⅳ因子(PF4)
C.ATP和血小板第Ⅲ因子(PF3)
D.ADP和血小板第Ⅳ因子(PF4)
E.ADP和ATP

答案:B
解析:

第6题:

血小板聚集功能与哪项无关

A、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复合物

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C、血浆纤维蛋白原

D、血浆钙离子

E、TXA


参考答案:B

第7题: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大、脾功能亢进,其外周血象改变是

A.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
B.白细胞升高,血小板降低
C.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升高
D.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
E.白细胞升高,血小板无改变

答案:D
解析:
门静脉高压症时,脾功能亢进,对血细胞的破坏增加,导致全血细胞计数减少,以血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最为明显。

第8题:

重型肝炎患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脾功能亢进致血小板减少

B.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致血小板减少

C.重型肝炎并发DIC

D.维生素K吸收障碍

E.凝血因子生成障碍


正确答案:E

第9题: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哪些因子的改变与本病有关( )

ALDL升高

BApoA降低

CTXA受抑制

D血小板功能亢进

E血小板第4因子亢进


A,B,D,E

第10题:

下面哪一项不是肝病引起出血的机制()

  • 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
  • B、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使血小板减少
  • C、DIC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
  • D、门脉高压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E、血小板功能下降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