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医学高级)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________个月。

题目

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________个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女,62岁。冠心病病史4年,PCI术后1个月,目前正在服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经检测CYP2C19基因型发现该患者为氯吡格雷慢代谢型,应用维持量的氯吡格雷则可能()

A、无效

B、发生中毒

C、效果平稳

D、需增加剂量


答案:D

第2题:

2017ESC冠心病双抗治疗指南中指出,对于冠脉结构不清楚的NSTE-ACS患者,不推荐应用()。

A、普拉格雷

B、替格瑞洛

C、阿昔单抗

D、氯吡格雷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A

第3题:

根据下面资料,回答题

患者,男,71岁,患冠心病已3年,2012年11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术后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关节炎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替米沙坦血压控制良好。1周前无明显诱因排黑便,伴有头晕、大汗,偶有恶心等症状,急诊化验检查结果为便隐血阳性,诊断为消化道出血。

该患者出现的消化道出血 查看材料

A.阿司匹林导致

B.不属于药源性疾病

C.氯吡格雷导致

D.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协同作用结果

E.因为患者为男性


正确答案:D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为抗血小板药物,长期服用均有导致出血的风险,尤其当联合应用时,虽可使药效增强,但出血风险也增加,加之该患者年事已高,对药物的消除代谢能力下降,用药后出现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增加。此临床案例涉及的疾病是典型的药源性疾病。不同年龄人群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不同;由于生理、心理及精神等因素,性别不同药源性疾病发生情况不同;用药时应考虑患者药物过敏史、遗传缺陷、家族史;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不只是引起过敏反应;机体因素、药物因素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但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也是重要原因。

第4题:

如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病变,拟行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其抗栓治疗应选用

A.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B.阿司匹林+肝素

C.肝素+氯吡格雷

D.阿司匹林+肝素十氯吡格雷

E.阿司匹林+肝素+氯吡格雷+阿昔单抗


正确答案:B

第5题:

冠心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者,需要接受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时间至少为()

A.12 个月

B.1 个月

C.9 个月

D.6 个月

E.3 个月


参考答案:A

第6题:

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抗栓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阿司匹林加肝素是ST段非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基础

B、高危患者加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降低心脏事件

C、预期行搭桥手术者,暂不用氯吡格雷

D、置入支架后应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E、预期行搭桥手术者,术前10天停阿司匹林


参考答案:E

第7题:

患者,男,67岁。8年前患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近2个月快速行走时发生胸痛,休息片刻即可减轻,近2日休息时也有胸痛发作,有时持续20min才能缓解,未发作时心电图正常。患者行冠脉造影示前降支冠脉80%狭窄并植入支架一枚,术后辅助抗栓治疗正确的是:

A、PCI术后,不存在阿司匹林过敏、阿司匹林抵抗和出血危险的患者,可以考虑每日剂量300mg,植入裸金属支架患者至少1个月,雷帕霉素支架至少3个月,而紫杉醇涂层支架至少6个月。此后,每天口服75-160mg

B、应尽早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应用氯吡格雷(75mg/d)9-12个月。对于出血风险不大的患者,应使用至12个月

C、可不用阿司匹林

D、可不用氯吡格雷

E、必须长期使用美托洛尔


答案:AB

第8题:

为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形成支架内血栓,目前主要通过下列哪项措施?

A阿司匹林片

B溶栓剂

C术中大剂量肝素

D阿司匹林片加用氯吡格雷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女,70岁,既往病史:高血压20年,心房颤动5年,陈旧性脑梗死2年,因NSTEACS住院,拟于第3天上午进行PCI。患者入院前长期口服阿司匹林(80 mg/d)及降压和调脂药物。PCI术前应该给予的抗栓治疗包括A、阿司匹林

B、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C、阿司匹林+LMWH

D、阿司匹林+氯吡格雷+LMWH

E、阿司匹林+氯吡格雷+LMWH+GP Ⅱb/Ⅲa

患者于前日晚最后一次给予抗凝,PCI术中应该给予的抗栓治疗是A、普通肝素

B、LMWH

C、GP Ⅱb/Ⅲa拮抗剂

D、普通肝素+ GP Ⅱb/Ⅲa拮抗剂

E、LMWH+ GP Ⅱb/Ⅲa拮抗剂

患者于第2天行PCI,于前降支植入DES支架,请问出院后的抗栓治疗方案A、阿司匹林

B、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C、阿司匹林+华法林

D、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

E、氯吡格雷+华法林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第10题:

患者,男,71岁,患冠心病已3年,2012年11月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术后一直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关节炎病史5年,高血压病史10余年,口服替米沙坦血压控制良好。1周前无明显诱因排黑便,伴有头晕、大汗,偶有恶心等症状,急诊化验检查结果为便隐血阳性,诊断为消化道出血。
该患者出现的消化道出血

A.阿司匹林导致
B.不属于药源性疾病
C.氯吡格雷导致
D.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协同作用结果
E.因为患者为男性

答案:D
解析: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均为抗血小板药物,长期服用均有导致出血的风险,尤其当联合应用时,虽可使药效增强,但出血风险也增加,加之该患者年事已高,对药物的消除代谢能力下降,用药后出现毒副作用的可能性增加。此临床案例涉及的疾病是典型的药源性疾病。不同年龄人群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不同;由于生理、心理及精神等因素,性别不同药源性疾病发生情况不同;用药时应考虑患者药物过敏史、遗传缺陷、家族史;用药方法和剂量选择不当,不只是引起过敏反应;机体因素、药物因素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但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也是重要原因。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