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全科(医学高级)

患者,女,53岁,近半年来经常大便秘结如羊屎状,伴形体消瘦,时有耳鸣,两颧红赤,心烦,舌红少苔而干,脉细数。其辨证为()A、冷秘B、热秘C、气秘D、气虚秘E、阴虚秘

题目

患者,女,53岁,近半年来经常大便秘结如羊屎状,伴形体消瘦,时有耳鸣,两颧红赤,心烦,舌红少苔而干,脉细数。其辨证为()

  • A、冷秘
  • B、热秘
  • C、气秘
  • D、气虚秘
  • E、阴虚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首选方为

A.黄芪汤

B.济川煎

C.增液汤

D.润肠丸

E.麻子仁丸


正确答案:C

第2题:

患者,男,56岁,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复吐,甚至水饮难下,大便坚如羊屎,面色晦滞,形体消瘦,舌红少津,脉细涩。其治法是

A、滋阴养血,破结行瘀

B、益气养阴,行气化痰

C、养阴润燥,降气消导

D、润燥行瘀,开郁化痰

E、滋阴养血,散结化痰


参考答案:A

第3题:

患者,男,4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1年。现症: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其治疗应选用

A、启膈散

B、通幽汤

C、沙参麦冬汤

D、补气运脾汤

E、竹叶石膏汤


参考答案:C

第4题:

患者,女,48岁,近半年来经常大便秘结,伴形体消瘦,时有耳鸣,两颧红赤,心烦,舌红少苔而干,脉细数。治法为A、养血润燥

B、益气润肠

C、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D、滋阴通便

E、滋阴降火

方药为A、六磨汤加减

B、济川煎加减

C、润肠丸加减

D、黄芪汤加减

E、增液汤加减

若病人兼肺热咳喘,应加A、麻黄、杏仁

B、冬花、紫菀

C、黄芩、贝母

D、瓜蒌仁、苏子、黄芩

E、以上皆非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第5题:

患儿,11岁。形体消瘦,平素性急易怒,1月来经常皱眉眨眼,喉中发出怪声,时有摇头耸肩,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其治疗首选方剂是


正确答案:A

第6题:

患者,女,5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1年,现症: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此病证的治法是

A、滋阴养血,润燥生津

B、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C、温补脾肾

D、清热凉血

E、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参考答案:A

第7题:

患者,女,53岁,近半年来经常大便秘结如羊屎状,伴形体消瘦,时有耳鸣,两颧红赤,心烦,舌红少苔而干,脉细数。其辨证为A、冷秘

B、热秘

C、气秘

D、气虚秘

E、阴虚秘

其治法为A、养血润燥

B、益气润肠

C、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D、滋阴通便

E、滋阴降火

方药为A、济川煎加减

B、黄芪汤加减

C、六磨汤加减

D、润肠丸加减

E、增液汤加减

若病人口干口渴严重,可用A、麻子仁丸

B、麦门冬汤

C、增液承气汤

D、益胃汤

E、一贯煎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E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E


问题 4 答案:D

第8题:

气虚秘的主要表现是( )

A、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

B、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

C、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

D、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

E、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


参考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21岁。大便秘结2个月,近5天仅如厕1次,粪如羊屎,燥结难下,口臭,喜冷饮,身热烦躁,舌苔黄燥,脉滑实。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合谷、曲池

B.中脘、行间

C.脾俞、胃俞

D.太冲、侠溪

E.脾俞、肾俞


正确答案:A

第10题:

病例摘要:曹某,女,65岁,已婚,农民。2013年1月3日初诊。患者大便干结数年,近一月大便干结难解,如羊屎。现症:大便于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肠结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便秘。中医证型诊断:阴虚秘。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大便于结难解,如羊屎为主症,辨病为便秘。现症见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辨证为阴虚秘。阴津不足,肠失濡润。中医病证鉴别: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治法:滋阴通便。方剂名称:增液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玄参15g,麦冬15g,生地15g,当归15g,石斛10g,沙参1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