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主治医师

半坐卧位,将床头摇起40~50°角,然后抬高膝下支架呈30角°。

题目

半坐卧位,将床头摇起40~50°角,然后抬高膝下支架呈30角°。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半坐卧位时抬高床头30°~45°角,同时膝部抬高15°~30°角的目的是防止下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进行肠内营养滴注时患者的体位要求()

A、颈椎病人抬高床头

B、抬高床头30~45°

C、平卧位

D、半坐卧位

E、坐位


参考答案:B

第3题:

取半坐卧位时,床头支架的角度应呈

A.10°~15°

B.15°~30°

C.20°~40°

D.30°~50°

E.45°~65°


正确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57岁,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而急诊入院,入院后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

为缓解症状,护士应协助患者采取的体位是

A.仰卧位,头偏向一侧

B.抬高床头15~30cm

C.抬高患者头胸部20。,抬高下肢30。

D.摇起床头支架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

E.抬高床头60。~70。,右侧卧位


正确答案:D
半坐卧位是先摇起床头支架呈30。~50。,再摇起膝下支架。一般适用于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腹部手术后患者;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患者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口唇发绀,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淤血和心脏负担;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第5题:

严重颅脑损伤病人不伴休克,应取

A.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30~45cm

B.头高卧位,将床头抬高15~30cm

C.去枕平卧位

D.半坐卧位

E.侧卧位


正确答案:B

第6题:

半坐卧位摇床头支架成

A.10°~20°

B.20°~30°

C.30°~50°

D.60°~70°

E.中单包枕垫床头


正确答案:C

第7题:

半坐卧位摇起床头支架的角度是

A.10°~15°

B.20°~25°

C.30°~50°

D.60°~70°

E.70°~80°


正确答案:C

第8题:

采取半坐卧位时,床头应抬高:

A.10-15°

B.15-30°

C.20-40°

D.30-50°

E.45-65°


正确答案:D

第9题:

半坐卧位应床头抬高30°~50°,膝下支架抬起15°~2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10题:

取半坐卧位时,床头支架的角度应为

A.30°一50°

B.25°一35°

C.45°一65°

D.30°一40°

E.15°一20°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