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药师上岗能力测试

(1).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

题目

(1).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具有抗癫痫和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E
    E    [知识点] 苯妥英钠(大仑丁)的作用机制

    第2题:

    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25~28 题: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第 25 题 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是


    正确答案:B

    第3题:

    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是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参考答案:B

    第4题: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属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药物是

    答案:B
    解析:
    苯妥英钠属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也用于抗癫痫治疗。故1选B。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和心肌细胞,临床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故2选C。维拉帕米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抑制Ca内流从而抑制4相缓慢去极化,降低自律性,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首选,故3选D。

    第5题:

    下列抗癫痫药,同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是

    A、地西泮
    B、乙琥胺
    C、托吡酯
    D、苯妥英钠
    E、丙戊酸钠

    答案:D
    解析:
    苯妥英钠具有膜稳定作用,可降低细胞膜对Na+和Ca2+的通透性,抑制Na+和Ca2+的内流,导致动作电位不易产生。这种作用除与其抗癫痫作用有关外,也是其治疗三叉神经痛等中枢疼痛综合征和抗心律失常的药理作用基础。

    第6题:

    [41~44]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41.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是

    42.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首选药是

    43.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首选药是

    44.长期用药可引起红斑狼疮样症状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B,C,D,A

    第7题:

    I类抗心律失常药可细分为三种,其中I B类可____________抑制____________通


    答案:
    解析:
    轻度,Na+

    第8题:

    下列关于钠通道阻滞剂叙述中错误的是

    A、IA类抗心律失常药对钠离子通道具有适度的阻滞能力

    B、奎尼丁是IA类抗心律失常药

    C、美西律是IB类抗心律失常药

    D、美西律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和局部麻醉作用

    E、普罗帕酮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R、S两个旋光异构体,它们在药效和药动学方面无差异,两者均有钠通道阻滞作用


    参考答案:E

    第9题:

    属于I类抗心律失常药且具有抗癫痫作用药物是

    A.普鲁卡因胺
    B.苯妥英钠
    C.利多卡因
    D.维拉帕米
    E.胺碘酮


    答案:B
    解析:
    苯妥英钠属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也用于抗癫痫治疗。故233选B。利多卡因主要作用于浦肯野纤维和心肌细胞,临床主要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对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为首选药。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故234选C。维拉帕米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抑制Ca2+内流从而抑制4相缓慢去极化,降低自律性,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尤其阵发性室上性心律失常首选,故235选D。

    第10题:

    A.Ⅳ类抗心律失常药
    B.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
    C.Ⅲ类抗心律失常药
    D.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
    E.Ⅱ类抗心律失常药

    利多卡因属于

    答案:B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