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答辩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有哪些?

题目

筋膜间隙综合征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脂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病情观察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意识状态:有无烦躁、谵妄、昏迷、抽搐等。
(2)呼吸:有无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发绀等。
(3)体温:有无升高.
(4)心率:有无变快。
(5)血压:有无下降。
(6)皮肤黏膜:眼结膜下、胸部、腋下有无瘀点。
(7)肺部X线检查:有无“暴风雪”样改变。

第2题:

腰部劳损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多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或与一定的职业、工种有关。
②腰部隐痛、酸痛或胀痛,休息时减轻,劳累后加重。适当活动及变动体位时减轻,活动过度又加重。阴雨天加重。时轻时重,缠绵不愈。
③常见弯腰工作困难,弯腰稍久则疼痛加剧。患者喜用双手捶腰,以减轻疼痛。
④少数患者有臀部和大腿后上部胀痛。
⑤根据劳损的不同部位,可有广泛的压痛,但压痛一般不明显。
⑥腰部外形及活动多无异常,亦可有腰肌痉挛。
⑦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少数患者可有骨质增生或脊柱畸形。

第3题:

腕舟骨骨折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腕舟骨骨折的诊断要点:①有明显外伤史。②局部肿胀、疼痛,并局限于桡侧,以鼻咽窝处疼痛最明显,因肿胀使鼻咽窝处凹陷变浅或消失。③活动受限,以背伸和桡偏最为明显,沿第1、2掌骨纵轴向近端顶压或叩击掌指关节时,可引起鼻咽窝附近疼痛。④摄X线片可以确诊,即使X片显示骨折线不清,可疑有骨折时,可在2~3周后,再摄X线片,此时由于断端骨质吸收,骨折线可变得更明显。

第4题:

简述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①青壮年多发,上肢、躯干和颈部常见,生长迅速;
②病变位于浅筋膜,可向皮下脂肪和肌肉内扩展,无包膜;
③镜下特点:疏松的黏液基质内有丰富的梭形细胞生长,胶原纤维增生(似瘢痕疙瘩),可见局部骨化生,有血管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及红细胞外渗;
④细胞丰富的区域可见有核分裂,应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相鉴别。

第5题:

霍乱的治疗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按甲类传染病进行严格隔离;
(2)补液:静脉补液、口服补液;
(3)辅以抗菌药物及抑制肠粘膜分泌药;
(4)对症治疗。

第6题: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情观察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患肢有无持续性剧烈疼痛,进行性加重。
(2)患肢有无感觉异常。
(3)肢体活动:有无活动障碍、肌肉瘫痪。
(4)皮肤颜色:有无发白或发绀。
(5)远端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

第7题: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心理护理,安慰并重视病人的主诉。
2.患肢的处理:
①松解所有外固定物,并尽量减少患肢活动。
②将患肢放平,严禁抬高。
③患肢严禁按摩、热敷及烘烤,必要时可给予冷敷。
3.病情观察,观察患肢远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4.止痛,遵医嘱使用镇痛剂并尽快完善术前准备,手术切开减压。

第8题:

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要点


答案:
解析:
1.依据发病因素及前述临床表现局部组织红、肿、热、痛;区域性淋巴结肿痛;有不同程度开口困难或吞咽困难;重者全身症状严重,吞咽障碍,并可有呼吸困难;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可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2.炎症局限形成脓肿后,波动感是诊断脓肿的重要依据。对于深部脓肿,尤其是位于筋膜下的脓肿,波动感不明显,但有明确的压痛点,并可出现凹陷性水肿。
3.穿刺法是诊断脓肿的直接依据。

第9题:

简述肝性脑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要点。


正确答案:(1)诊断要点:在病史中有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或近期有肝性脑病的诱因存在,患者出现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伴有典型的扑翼样震颤和脑电图变化,同时有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时,即可诊断肝性脑病。
(2)治疗要点:
①消除诱因。
②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③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与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④人工肝和肝移植。
⑤其他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脑细胞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防止出血与休克。

第10题:

治疗颅高压的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减轻脑水肿;采用高渗性脱水剂(甘露醇或甘油果糖)与利尿性脱水剂(呋塞米)、浓缩人血白蛋白等。
(2)减少脑脊液量:行闭式或持续性控制性脑室、脑脊液外引流或分流术。
(3)维{寺.脑灌注压在70mmHg左右:脑灌注压等于平均动脉压减去颅内压。要维持正常脑灌注压,必须降低颅内压,降低PaCO2,提高PaO2,除采用上述(1)、(2)两项措施外,尚需进行过度换气;气管内分泌物多,需早期行气管切开;要维持血压相对正常,血压过高,要降低血压使之接近正常;血压过低,则需增加血容量或采取升血压措施。
(4)病因治疗:对颅内占位性病变应尽早手术切除或采取去骨瓣减压;炎性病变应予大剂量抗生素控制颅内感染灶。
(5)激素:对脑肿瘤、脑脓肿或中毒、感染,用激素治疗有效,如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每8小时一次(成人剂量),但对颅脑损伤有不少人认为激素无效。
(6)巴比妥类药物治疗。
(7)水电解质平衡:及时纠正Na+、K+、Cl-、Ca++、Mg++紊乱情况,不能因应用脱水剂或/和利尿剂而造成明显脱水,要及时补充等渗液体。
(8)冬眠低温,或亚低温疗法,防治发热。
(9)预防感染。
(10)足够的营养热量供应,使血中胶体渗透压维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