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AC医药代表认证

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A、有效血浓度B、稳态血浓度C、峰浓度D、阈浓度

题目

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 A、有效血浓度
  • B、稳态血浓度
  • C、峰浓度
  • D、阈浓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被称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浓度

C、致死血浓度

D、中毒血浓度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第2题: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需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参考答案:B

第3题:

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

A.其消除速率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

B.恒速恒量给药后,4—6个半衰期达到稳态浓度

C.增加给药次数可缩短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D.其半衰期恒定

E.增加首剂量可缩短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


正确答案:ABDE

第4题:

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药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答案:B
解析:
滴注初始C值迅速增大,随后增大速度逐渐减小,最后趋于一个恒定的浓度值,称为稳态血药浓度。

第5题:

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浆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答案:B
解析:

第6题:

药物给予维持量持续恒速滴注是为了

A、迅速达到预期的有效血药浓度

B、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

C、维持稳态血药浓度

D、降低谷浓度

E、增加峰浓度


参考答案:C

第7题:

常用剂量恒量恒速给药最后形成的血药浓度为()

A.有效血浓度

B.稳态血浓度

C.峰浓度

D.阈浓度

E.中毒浓度


正确答案:B

第8题:

血浆t1/2是指哪种药代动力学参数下降一半的时间()。

A.血药峰浓度

B.血药稳态浓度

C.最小有效血药阈浓度

D.有效血药浓度

E.血药浓度


正确答案:E

第9题: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B.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须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E.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答案:B
解析:
预测连续给药达到稳态浓度或称坪值的时间,即需经过该药的4~6个t1/2才能达到。相反,停药后经过4~6个t1/2后,血药浓度约下降95%(消除时间)t ? 为一常数,不受药物初始浓度和给药剂量的影响,故B错误

第10题: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关稳态血药浓度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定时恒量给药需经4~6个半衰期才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B.增加剂量能升高稳态血药浓度
C.首次剂量加倍,按原间隔给药可迅速达稳态血药浓度
D.定时恒量给药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与清除率有关
E.剂量大小可影响稳态血药浓度到达时间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