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B、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D、溶液黏度增加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题目

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

  • 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
  • B、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
  • 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 D、溶液黏度增加
  • 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DNA受热变性时( )

A、碱基对可形成氢键

B、溶液黏度增加

C、在260nm处的吸光度下降

D、多核苷酸链断裂成寡核苷酸链

E、加入互补RNA链,再冷却,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参考答案:E

第2题:

DNA受热变形后

A.加入互补RNA探针,经复性,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B.26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C.多核苷酸链裂解成单核苷酸

D.碱基对间形成共价键

E.肽键断裂形成单核苷酸


正确答案:A
DNA变形是配对碱基间的氢键断裂,变性的DNA在适当条件下可复性。复性时,如果有其他来源的核酸链存在并由部分序列或全部序列能够与变性的单链DNA形成碱基配对,就可形成杂交链。核酸杂交是利用DNA变性和复性的原理来进行的。

第3题:

核酸变性后可发生哪种效应( )

A、减色效应

B、增色效应

C、最大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D、失去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E、溶液黏度增加


参考答案:B

第4题:

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
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
B.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
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D.溶液黏度增加
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答案:B
解析:
DNA在各种因素(加热、加酸或加碱)作用下,由双链解开的过程称变性。此过程中维系碱基配: 对的氢键断裂,但不伴随共价键的断裂,DNA双螺旋结构变成松散的单链,并非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 酸。DNA变性时,结构松散,致使分子的不对称性变小,故溶液黏度降低(见1版生物化学P44。5~7版 没讲到,但常考)。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光 值增加(B对),DNA变性时,因瞟呤和嘧啶分子未发生变化,所以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不会发生转移。

第5题:

DNA受热变性时,出现的现象是

A.多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

B.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增加

C.碱基对以共价键连接

D.溶液粘度增加

E.最大光吸收峰波长发生转移


正确答案:B
解析:DNA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加热、加酸或加碱),由双链解开的过程称变性。此过程中维系碱基配对的氢键断裂,但不伴随共价键的断裂,DNA双螺旋结构变成松散的单链,并非多核苷酸链水解成单核苷酸。DNA变性时,由原来比较“刚硬”的双螺旋结构,分裂成两条比较柔软的单股多核苷酸链,从而引起溶液粘度降低(见1版生物化学P44。此知识点5、6版生物化学上没讲到,但常考)。在DNA解链过程中,由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紫外区260nm处的吸光值增加(B对)。

第6题:

变性的DNA理化性质的改变为

A、溶液黏度减低

B、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C、形成三股链螺旋

D、26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增高

E、变性是不可逆的


参考答案:D

第7题:

DNA受热变性时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

第8题:

关于DNA热变性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B、在260nm处光吸收增加

C、DNA黏度下降

D、两条链之间氢键断裂

E、浮力密度升高


参考答案:A

第9题:

DNA受热变性时( )。

A.在260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下降

B.多核苷酸链断裂成寡核苷酸链

C.碱基对可形成氢键

D.加入互补RNA链,再冷却,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E.溶液黏度增加


正确答案:D

第10题:

DNA受热变性时
A.多核苷酸链断裂 B.在260nn波长处吸光度下降
C.溶液黏度降低 D.加入互补RNA链迅速冷却可形成DNA:RNA杂交分子


答案:C
解析:
DNA变性时,双链互补碱基对乏间的氢键断裂,并不是多核苷酸链断裂。DNA解链过程中,由 于更多的共轭双键得以暴露,DNA在260nm处的吸光度增加。同时,DNA解链后,由原来比较“刚硬”的 双螺旋结构,分裂成两条比较柔软的单股多核苷酸链,从而引起溶液黏度降低(1版生物化学P44)。核酸 分子杂交时,热变性的DNA只有经缓慢冷却才能使DNA、RNA单链重新配对杂交。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