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临床使用温里剂应注意什么事项?

题目

临床使用温里剂应注意什么事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临床使用补益剂要注意什么事项?


正确答案: (1)要辨清虚实的实质和具体病位,即首先区分气血阴阳究竟哪方面不足,再结合脏腑相互资生关系,予以补益。
(2)辨清虚实真假,《景岳全书》曾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大实之病,反有羸状。”前者是指注意真虚假实,若误用攻伐之剂,则虚者更虚;后者是指真实假虚,若误用补益之剂,则实者更实。
(3)要注意脾胃功能,补益药易于壅中滞气,如脾胃功能较差,可适当加入理气醒脾之品,以资运化,使之补而不滞。
(4)注意煎服法,补益药宜慢火久煎。务使药力尽出;服药时间以空腹或饭前为佳,若急症则不受此限。

第2题:

临床使用解表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解表剂多由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服法上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3)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
(4)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5)应注意忌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6)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第3题:

临床使用开窍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参考答案:(1)首先应辨别闭证和脱证。凡邪盛气实而见神志昏迷,口噤不开,两手握固,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的闭证方可使用开窍剂;而对汗出肢冷,呼吸气微,手撒遗尿,口开目合,脉象虚弱无力或脉微欲绝的脱证,即使神志昏迷也不宜使用。(2)辨清闭证之寒热属性,正确选用凉开剂还是温开剂。对于阳明腑实证而见神昏谵语者,只宜寒下,不宜用开窍剂;至于阳明腑实而兼见邪陷心包之证则应根据病情缓急,先予开窍,或先投寒下,或寒下与开窍并用,才能切合病情。(3)开窍剂大多为芳香药物,善于辛散走窜,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以免损伤元气,故临床多用于急救,中病即止,待患者神志苏醒后需重新辨证施治。(4)开窍剂中麝香等药,有碍胎元,孕妇慎用。(5)开窍剂多已制成丸散剂或注射液,丸散剂在使用时宜温开水化服或鼻饲,不宜加热煎煮,以免药性挥发,影响疗效。

第4题:

温里药适用于哪些病证?使用时需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温里药适用于里寒证。包括:脾胃受寒或脾胃虚寒证的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肺寒痰饮证的痰鸣咳喘、痰白清稀、舌淡苔白滑;肝经受寒的少腹冷痛、寒疝作痛或厥阴头痛;肾阳不足的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夜尿频多、滑精遗尿;心肾阳虚的心悸怔忡、畏寒肢冷、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亡阳厥逆的畏寒踡卧、汗出神疲、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使用注意:温里药多辛热燥烈,易耗阴助火,凡实热证、阴虚火旺、津血亏虚者忌用;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第5题:

使用祛风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应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平熄;内风只宜平熄,而忌用疏散。但外风与内风之间,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亦可兼感外风,对这种错综复杂的证候,应分清主次,或以疏散为主兼以平熄,或以平熄为主兼以疏散。
(2)宜分清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相应的配伍,如兼寒、兼热、兼湿,或夹痰、夹瘀等,则应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等法配合使用,以切合具体的病情。

第6题:

临床使用理血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首先必须辨清造成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做到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
(2)峻猛逐瘀,只能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勿使过之。
(3)活血祛瘀剂虽能促进血行,但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故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4)“见血休治血”,治血要治气。若气随血脱之大出血者,需大补元气,以挽救气脱危证为先。

第7题:

使用祛痰剂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应辨别痰病的性质,分清寒热燥湿的不同;同时应注意病情,辨清标本缓急。
(2)有咳血倾向者,不宜使用燥热之剂,以免引起大量出血;表邪未解或痰多者,慎用滋润之品,以防壅滞留邪,病久不愈。

第8题:

温里剂应用时需注意

A、温里剂性质温和,可不拘时令、地域服用
B、失血之证应予温里剂温中固阳
C、阴寒过盛服药即吐者,宜温服
D、温里剂中宜多补气药物,助已伤阳气得复
E、素体阴虚者宜服用温里剂

答案:D
解析:
温里剂应用时需注意:
(1)辨清寒证所在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选择方剂。
(2)辨清寒热的真假,真热假寒证不可误用。
(3)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斟酌药量大小。
(4)阴寒太盛,服药入口即吐者,可于本类方剂之中反佐少许寒凉之品,或采用热药冷服的方法,避免寒热格拒。
(5)素体阴虚或失血之人应慎用温里剂,以免温燥药物重伤阴血。
(6)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本类方剂多配伍补气药物,以使阳气得复。

第9题:

使用祛湿剂要注意什么事项?


正确答案: 祛湿剂多由芳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第10题:

何谓温里剂?为什么温里剂常配补气药?


正确答案: 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作用,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温里剂多配伍补气药物,以使阳气得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