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系统招聘考试(护理学专业知识)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患者开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正确的护理措施()。A、低头位B、用无菌棉球堵塞鼻孔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D、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E、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题目

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患者开颅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正确的护理措施()。

  • A、低头位
  • B、用无菌棉球堵塞鼻孔
  • 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 D、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
  • E、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E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视乳头水肿在临床诊断颅内压增高或颅内占位性疾病的意义中,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出现视乳头水肿,可以肯定颅内有占位性病变

B、无视乳头水肿,可以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的存在

C、视乳头水肿对颅内占位病变的性质有鉴别诊断价值

D、无视乳头水肿可以排除颅内压增高

E、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


答案:E

第2题:

女,40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癫痫发作3次,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行开颅手术。此病人开颅术后当天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出血

B、感染

C、中枢性高热

D、癫痫发作

E、尿崩症

若病人出现脑脊液鼻漏,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头低位

B、用无菌棉球阻塞鼻孔

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E、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

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为A、头痛、恶心、食欲下降

B、头痛、呕吐、感觉障碍

C、头痛、抽搐、偏瘫

D、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E、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术前病人出现便秘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使用开塞露

B、穴位针灸

C、使用缓泻剂

D、用肥皂水灌肠

E、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D

第3题:

患者男性,27岁。车祸致头外伤,鼻腔有血性脑脊液,诊断为颅前窝骨折。指导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禁忌对鼻腔冲洗、堵塞、滴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A、颅内感染

B、头痛

C、颅内压增高

D、颅内压降低

E、颅内积气


参考答案:A

第4题:

女,40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癫痫发作3次,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行开颅手术。

若病人出现脑脊液鼻漏,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A.头低位
B.用无菌棉球阻塞鼻孔
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E.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

答案:D
解析:
1.颅脑手术最危险并发症是出血。

2.脑脊液鼻漏病人护理包括半卧位、禁忌堵塞鼻腔、禁忌冲洗鼻腔、禁忌滴鼻、避免用力咳嗽和打喷嚏。

4.颅内压增高病人要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保持大便通畅最好选择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使用缓泻药或低压小剂量灌肠,不要用高压大剂量灌肠。本题中只有D提到“用肥皂水灌肠”,用排除法,D是最佳答案。

第5题:

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颅内压正常值为A、0.2~0.6kPa

B、0.7~2.0kPa

C、2.1~3.0kPa

D、3.1~3.6kPa

E、3.7~4.6kPa

颅内压增高的主要表现为A、头痛、抽搐、偏瘫

B、头痛、呕吐、感觉障碍

C、头痛、恶心、食欲下降

D、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E、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

术前病人出现便秘时,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使用开塞露

B、腹部按摩

C、使用缓泻剂

D、用肥皂水灌肠

E、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

术后病人出现脑脊液鼻漏,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头低位

B、用无菌棉球阻塞鼻孔

C、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D、用氯霉素眼药水滴鼻

E、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B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E

第6题:

患者女性,28岁,颅前窝骨折伴脑脊液鼻漏,颅底护理中禁止鼻滴药、冲洗和堵塞是为了防止( )

A.脑疝形成

B.颅内压增高

C.头痛

D.颅内继发感染

E.脑脊液流失


答案:D

第7题:

引起颅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颅内、外感染

B、颅内占位性病变

C、颅外占位性病变

D、脑缺血缺氧

E、脑脊液循环异常


参考答案:C

第8题:

男,57岁。2个月来清晨常出现头痛,癫癎发作4次,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行开颅手术。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为A、头痛、呕吐、食欲缺乏

B、头痛、呕吐、抽搐

C、头痛、抽搐、呕吐、意识障碍

D、头痛、呕吐、视盘水肿

E、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若术前病人出现便秘,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使用开塞露

B、腹部环形按摩

C、使用润滑剂

D、用肥皂水灌肠

E、鼓励病人进高纤维素饮食

此病人开颅术后24小时内最危险的并发症是A、出血

B、切口感染

C、中枢性高热

D、胃出血

E、顽固性呃逆

若病人出现脑脊液鼻漏,护理方法正确的是A、头低位

B、用无菌干棉球填塞鼻孔,及时更换

C、经鼻腔吸痰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E、用抗生素药水滴鼻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D


问题 2 答案:D


问题 3 答案:A


问题 4 答案:D

第9题:

患者,男性,55岁。头痛3个月,多见于清晨,常出现癫痫发作,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拟行开颅手术。

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A.头痛、抽搐、偏瘫
B.头痛、呕吐、感觉障碍
C.头痛、恶心、食欲下降
D.头痛、抽搐、血压增高
E.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答案:E
解析:
2.选项A脑血管造影主要用于疑有脑血管畸形者。选项C、E对颅内占位性病变无诊断价值;颅内高压时禁止做腰穿。CT是诊断颅内占位性病变的首选辅助检查措施。可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利于确诊。故选B。

第10题:

共用题干
男,55岁。头痛6个月,多见于清晨,癫痫发作5次,经检查诊断为颅内占位性病变、颅内压增高,行开颅手术。

若病人出现脑脊液鼻漏,护理方法恰当的是
A:头低位
B:用无菌干棉球阻塞鼻孔
C:经鼻腔吸痰
D: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
E: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答案:D
解析:
禁止灌肠,以免引起颅内压升高。

术后出血是最危险的并发症。

其他措施均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