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

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A、Km是酶的特性常数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C、Km值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有关D、Km值等于反直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E、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题目

关于Km值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Km是酶的特性常数
  • B、Km值与酶的结构有关
  • C、Km值与酶所催化的底物有关
  • D、Km值等于反直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酶的浓度
  • E、Km值等于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代码: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M(10) As Integer

For k=1 To 10

M(k)=12-k

Next k

x=6

Msgbox M(2+M(x))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消息框显示的是______。


正确答案:4
4 解析:M(6)的值为12-6=6;则有M(2+6)=M(8)的值为12-8=4。

第2题:

下面过程运行后,变量N的值为( )。 PRIVATE SUB MAINSUB( ) DIM N AS INTEGER N=9 CALL GET. DATA(N) END SUB PRIVATE SUB GETDATA(BYREF M AS INTEGER) M=M*3+SC-N(-9) END SUB

A.25

B.26

C.27

D.28


正确答案:B
解析:通过参数传递CALLGETDATA(N)语句,将N值赋予M,所以M=N=9。而SGN函数为返回参数的正负号,SGN(-9)=-1。因而M=M*3+SGN(-9)=9*3+(-1)=27-1=26。

第3题:

( 33 )若要在子过程 Procl 调用后返回两个变量的结果,下列过程定义语句中有效的是

A Sub Procl(n,m)

B Sub Procl(ByVal n,m)

C Sub Procl(n,ByVal m)

D Sub Procl(ByVal n,ByVal m)


正确答案:A

第4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p As Integer m=3: n=5: p=0 Call Y(m, n, p) Print Str(p) End Sub Sub Y(ByVal i As Integer, ByVal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k=i+j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则在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 )

A.4

B.6

C.8

D.10


正确答案:C
解析:此程序考查了函数的调用,函数过程有3个形参,功能是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形参的和赋给第三个形参,其中前两个形参是按值传递,不会影响实参的数值,即在调用函数过程的过程中,不变化实参的数值;而第三个形参是按址传递,传递的是实参的地址,这样实参会随着过程中形参的变化而变化,即改变实参的数值。在主调过程中定义了三个整型变量,分别赋值3、5、0,调用过程后 m,n的数值仍然是3、5,而p的值不再是0而变为8即m、n的和,这也是被调函数的作用。

第5题:

下列程序的运行机结果是【 】。

Private Sub Form_ Click()

Dim k As Integer

n= 5

m= 1

k= 1

Do

m=m+2

k= k+1

Loop While k<=n

Print m

End Sub


正确答案:11
11

第6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main()

{ int x=0;

sub(&x,8,1);

printf(“%d\n”,x);

}

sub(int *a,int n,int k)

{ if(k<=n)sub(a,n/2,2*k);

*a+=k;

}


正确答案:7
7 解析:在主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变量x并赋初值0,然后执行函数调用语句,该语句的执行过程为sub(&x,8,1)调用sub(&a,4,2),sub(&a,4,2)调用sub(&a,2,4),sub(&a,2, 4)中由于24,所以if后面括号里的判断为假,递归结束,执行其后的*a+=k;语句此时 x=x+k=0+4=4,回退到上一层调用函数sub(&x,4,2)中,执行后面的语句,x=x+k= 4+2=6,再回推到最上一层调用函数sub(&x,8,1)执行后面的语句,x=x+k=6+1=7,所以最后输出7。

第7题:

某个窗体己编写以下事件过程。打开窗体运行后,单击窗体,消息框的输出结果为【 】。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 as Integer, n as Integer,m as Integer

n=10 :m=1 : k=1

Do While k<=n

m=m*2

k=k+1

Loop

MsgBox m

End Sub


正确答案:1024
1024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VBA中控制结构的掌握。考生应该重点掌握VBA的控制结构,本题中的Do While…Loop循环结构是考试重点内容。在题目所给程序中,第一次循环结束后,m=1*2=2,即21;第二次循环结束后, m=2*2=4,即22;可见每次循环都使得m变为原来大小的2倍。因为k的初始值为1,终止条件为k=10,所以循环一共可以执行10次,因此m最后的值应该为210,即1024。

第8题:

阅读以下程序: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 n, m As integer

n = 20

m = 1

k = 1

Do While k <= n

m=m+2

k = k + 1

Loop

Print m

End Sub

单击窗体程序的执行结果是【 】。


正确答案:41
41 解析:本题的循环体共要执行20次,m的最终值为1+2*20=41。

第9题:

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int sub(int m) { static a=4; a+=m; return a; } void main() { int i=2,j=1,k; k=sub(i); k=sub(j); printf("%d",k); }

A.6

B.7

C.8

D.9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函数sub()的函数体中定义了一个静态存储变量a,a的值在函数调用完毕返回主函数后仍存在。第一次调用sub(i),a=a+m=4+2=6,返回值为6。第二次调用sub(j),a=a+m=6+1=7,返回值为7,最后输出k的值为7。

第10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in As Integer,n As Integer,p As Integer m=3:n=5:p=0 Call Y(m,n,p) Print Str(p) End Sub Sub Y(ByVal i As Integer,ByVal j As Integer,k As Integer) k=i+j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则在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

A.4

B.6

C.8

D.10


正确答案:C
解析:[命题目的] 考查考生对调用通用过程中参数传递方式的掌握情况。
  [解题要点] 此程序考查了函数的调用,函数过程有3个形参,功能是将第1个与第2个形参的和赋给第3个形参,其中前两个形参是按值传递,不会影响实参的数值,即在调用函数过程的过程中,不改变实参的数值;而第3个形参是按址传递,传递的是实参的地址,这样实参会随着过程中形参的变化而变化,即改变实参的数值。在主调过程中定义了3个整型变量,分别赋值3、5、0,调用过程后m、n的数值仍然是3、5,而p的值不再是0,变为8,即m、n的和,这也是被调函数的作用。
  [错解分析] 参数按传值方式传递时,不改变实参中的值;按传地址的方式传递时,实参和形参指向同一个存储地址,所以实参指向的内容被改变。
  [考点链接] 参数传递方式的概念和应用。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