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住院医师儿内科

从发病机制来探讨BH缺乏型苯丙酮尿症,为什么单纯饮食治疗效果不好?

题目

从发病机制来探讨BH缺乏型苯丙酮尿症,为什么单纯饮食治疗效果不好?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H4是由于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GTP-CH)6一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6-PTS)或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DHPR)缺乏所致,BH4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等芳香氨基酸在羟化过程中所必需的共同辅酶,缺乏时不仅苯丙氨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而且造成多巴胺、5-羟色胺等重要神经递质的合成受阻,加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损伤。因此,BH4缺乏型苯丙酮尿症单纯饮食治疗效果不好,还需给予BH4、5-羟色胺和L-多巴等药物治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是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导致()。

  • A、代谢底物堆积
  • B、代谢旁路产物堆积
  • C、代谢中间产物堆积
  • D、代谢终产物缺乏
  • E、代谢终产物堆积

正确答案:B

第2题:

为什么BH4乏型苯丙酮尿症的临床症状更重。


正确答案: BH4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羟化过程中所必需的辅酶,其缺乏时不仅苯丙氨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且造成多巴胺、5-羟色胺等重要神经递质的合成受阻,加重了神经系统损害。

第3题:

对于典型苯丙酮尿症患儿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低苯丙氨酸饮食

B、给予鸟苷三磷酸环化酶

C、给予PTS

D、给予5-羟色胺酸

E、BH4


参考答案:A

第4题:

苯丙酮尿症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

  • A、四氢生物蝶呤(BH)
  • B、5-羟色胺
  • C、低苯丙氨酸饮食
  • D、低铜饮食
  • E、低蛋白饮食

正确答案:C

第5题:

以下有关苯丙酮尿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苯丙酮尿症是一种代谢缺陷
  • B、苯丙酮尿症患者无法通过调整饮食来进行控制
  • C、开始治疗的年龄愈小,效果愈好
  • D、苯丙酮尿症患者常表现为智力发育落后

正确答案:B

第6题:

试述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


正确答案: 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为:
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患儿肝细胞缺乏苯丙氨酸-4一羟化酶,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苯丙氨酸在体内蓄积,并产生过多的苯丙酮酸、苯乙酸、苯乳酸和对羟基苯丙酮酸等旁路代谢产物。高浓度的苯丙氨酸及其旁路代谢产物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过量的苯丙酮酸由尿排出形成苯丙酮酸尿;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的过程受阻,患儿皮肤毛发色素减少l酪氨酸来源减少,致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合成减少,及其苯丙氨酸、旁路代谢产物对脑内一些酶的抑制作用,导致脑细胞受损。
非典型苯丙酮尿症:是由于鸟苷三磷酸环化水合酶、6一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或二氢生物蝶呤还原酶缺乏所致,造成四氢生物蝶呤生成不足,而后者是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在羟化过程中所必需的辅酶,缺乏时不仅苯丙氨酸不能氧化成酪氨酸,且造成多巴胺、5-羟色胺等重要神经介质缺乏,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第7题:

为什么体外喷淋药物治疗猪疥螨效果不好?


正确答案: (1)疥螨生活周期一般为7—14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所以只进行一次性喷淋效果不好,一般需间隔七天再喷淋一次。
(2)疥螨生活在皮下的真皮组织内,进行药物喷淋有时不能全面、有效地覆盖整个患部或不能渗透到真皮内,致使疥螨存活。所以,应该改喷淋为刷洗,并将患部周边也进行刷洗。
(3)只注重体表药物喷淋,未进行环境喷洒,造成二次感染。
(4)最好用帝诺芬拌料驱虫,连用七天,效果极佳。

第8题:

关于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症描述正确的是()。

A.对无苯丙氨酸饮食治疗无反应

B.和经典型苯丙酮尿症一样需要控制饮食

C.神经系统症状较轻

D.治疗需要补充BH4及相应神经递质

E.最常见为DHPR缺乏症,其次为6-丙酮酰四氢蝶呤合成酶(PTPS)缺乏症


正确答案:D

第9题:

关于苯丙酮尿症的饮食治疗,错误的是()

  • A、饮食疗法开始得越早,效果越好
  • B、生后一以确诊应立即开始饮食治疗
  • C、最理想的饮食为无苯氨酸饮食
  • D、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苯丙氨酸水平
  • E、饮食控制至少需持续到青春期后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恶性型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理是由于缺乏()酶,其遗传方式是(),


正确答案:二氢蝶啶还原;AR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