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住院医师精神科

躁狂发作有以下特点()A、大多急性或亚急性发病B、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C、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D、90%以上起病于50岁以前E、自然病程平均3个月左右

题目

躁狂发作有以下特点()

  • A、大多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 B、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
  • C、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
  • D、90%以上起病于50岁以前
  • E、自然病程平均3个月左右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双相II型障碍是指()

A.未达症状标准的躁狂/抑郁症状周期交替,2年以上

B.至少1次躁狂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典型的有重性抑郁发作

C.至少1次轻躁狂发作(持续大于4天),并且至少1次重性抑郁发作

D.有轻躁狂发作或终生环性心境障碍的病史


答案:C

第2题:

躁狂发作分为三种严重程度,即( )。

A.轻躁狂

B.抑郁、躁狂交替发作

C.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D.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正确答案:ACD

第3题:

心境变化呈晨重晚轻节律的特点多见于

A、环性心境障碍

B、人格

C、躁狂抑郁混合发作

D、躁狂发作

E、重度抑郁发作


参考答案:E

第4题:

DSM-5“混合特征”可用于()

  • A、躁狂发作
  • B、轻躁狂发作
  • C、阈下躁狂发作
  • D、抑郁发作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与正常人的兴奋有何区别?


答案:
解析:
心境障碍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1)躁狂发作是一种异常夸张的欢欣喜悦或愉快的情感状态,典型表现为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意志行为增强(活动增多)的“三高”症状。 (2)它与正常人的兴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 ①原因。正常人有引起情绪愉快的客观原因,而躁狂这不一定有明确的原因。 ②言语。正常人的健谈要考虑别人,且说话有条理,不离主题;而躁狂者常打断别人的谈话,抢着说话,且内容常随环境影响而改变,没有明确目标。 ③自我评价。正常人有理智、不盲目、自我评价恰当;而躁狂者多盲目乐观,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自我评价过高。 ④行动。正常人行动多可适可而止,且能适当休息,做事对人有帮助;而躁狂者行动多不顾后果,做事妨碍别人或翻脸不认人,且睡眠需求减少。 ⑤效率。正常人因兴趣专一,故工作效率提高;而躁狂者因思维联想加快,兴趣广泛多变而效率低下。

第6题:

在美国的DSM-4诊断体系中,双相II型障碍是指()。

A、轻躁狂,重度抑郁发作

B、有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

C、轻躁狂,中度抑郁发作

D、仅有躁狂发作


答案A

第7题:

双相I型与双相II型之间的区别在于( )

A.I型有躁狂发作史,II型没有躁狂发作史
B.I型有抑郁发作史,II型没有抑郁发作史
C.I型躁狂发作严重,II型抑郁发作严重
D.I型抑郁发作严重,II型躁狂发作严重

答案:C
解析:
心境障碍的分类和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是指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症或抑郁症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据此定义排除A、B选项。双相I型为重躁狂和轻抑郁,双相II型为轻躁狂和重抑郁。由此可知,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因此,此题的最佳答案为C。

第8题:

躁狂发作的病情进展不包括()

A.轻躁狂发作

B.躁狂发作

C.谵妄性躁狂

D.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发作


答案:D

第9题:

DSM-5“混合特征”不可用于()

  • A、躁狂发作
  • B、轻躁狂发作
  • C、抑郁发作
  • D、阈下躁狂发作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双相Ⅱ型障碍是指()

  • A、反复的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 B、反复的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 C、反复的轻躁狂发作,从无抑郁发作
  • D、反复的躁狂发作,从无抑郁发作
  • E、反复的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从无躁狂发作

正确答案:E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