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院医师内科

患者男,58岁。因右腋窝肿块2周入院,手术后切除病检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完善相关检查,胸部、腹部CT均未见异常,骨髓细胞学未见淋巴瘤侵犯。下一步治疗方案应选择()A、CHOP方案化疗6周期B、CHOP方案化疗6周期+右腋窝放疗C、CHOP方案化疗3周期D、CHOP方案化疗3周期+右腋窝放疗E、右腋窝放疗

题目

患者男,58岁。因右腋窝肿块2周入院,手术后切除病检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完善相关检查,胸部、腹部CT均未见异常,骨髓细胞学未见淋巴瘤侵犯。下一步治疗方案应选择()

  • A、CHOP方案化疗6周期
  • B、CHOP方案化疗6周期+右腋窝放疗
  • C、CHOP方案化疗3周期
  • D、CHOP方案化疗3周期+右腋窝放疗
  • E、右腋窝放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性,58岁,因右腋窝肿块2周入院,手术后切除病检示: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异型)。完善相关检查,胸部、腹部CT均未见异常,骨髓细胞学未见淋巴瘤侵犯。下一步治疗方案应选择( )。

A、CHOP方案化疗3周期+右腋窝放疗

B、CHOP方案化疗6周期

C、CHOP方案化疗3周期

D、CHOP方案化疗6周期+右腋窝放疗

E、右腋窝放疗


参考答案:D

第2题:

女性,55岁,左乳外上象限4cmX3cm肿块,可推动,但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左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
该病人最佳的定性诊断方法是

A.钼靶X线摄片
B. B超
C.切取活检
D.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答案:D
解析:

第3题:

患者,男,58岁。右腹股沟科复性肿块9年。患者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消失。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locmX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可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准备为该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

A.术后第5~7天

B.术后第l~2天

C.术后第2周

D.术后第4周

E.无限制


正确答案:A
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第4题:

男性,65岁,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块10年,肿块有时进入阴囊。患者有长期便秘和吸烟史。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梨形肿块,约8cm×6cm×5cm大小,质软,外环口容2指,还纳后,压迫内环口,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

  • A、术后1-2d
  • B、术后3一5d
  • C、术后2周
  • D、术后4周
  • E、不作限制

正确答案:B

第5题:


患者男,68岁。8年来站立或腹压增高时反复出现右腹股沟肿物,平卧安静时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最近2个月因便秘肿块又出现,平卧后肿块不易消失,准备入院行手术治疗。

针对该患者,术后可有效防止疝气复发的措施是
A.定期复查
B.治疗便秘
C.卧床休息
D.防止受凉
E.避免重体力劳动

答案:B
解析:

第6题:

患者,女,46岁。空中乘务员。因右上肢肿胀、右腋下包块1月余入院。体格检查:右上肢明显肿胀,右侧腋窝可扪及3cm×3cm×3cm的包块,质硬,边界清楚,可移动。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扪及2cm×2cm×2cm肿块,边界不清楚,不易推动。左侧乳房无异常发现。颈部及胸部CT示右侧腋窝及右侧锁骨下多个淋巴结肿大。

问题:

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什么?为确诊还应做哪些检查?

确诊后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什么?

手术后化疗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答案:1.①乳腺癌(右侧);②乳房纤维腺瘤(左侧)。
诊断依据:
(1)患者女性,46岁,乳房纤维腺瘤是女性常见的肿瘤,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45-50岁发病率较高。
(2)右上肢明显肿胀,右侧腋窝可扪及3cm×3cm×3cm大小包块,质硬,边界清楚,可移动,说明病灶已转移,而乳腺癌多先经淋巴结转移至腋下,所以右侧应考虑为乳腺癌。
(3)左侧乳房外上限可扪及2cm×2cm×2cm大小结节,乳房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边界清楚,无压痛,腋下未见肿块,说明是良性肿瘤。
2.辅查:应做颈部及上胸部CT看是否有右锁骨淋巴结的肿大?术前应做血常规,尿及粪便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病理切片检查来明确诊断。
3.治疗原则:乳房纤维腺瘤为手术切除,肿块常规作病理检查。乳腺癌也以手术治疗为主,还要辅助化疗、放射治疗。手术后应对转移的部位进行放疗和化疗,还可辅以药物治疗。术后应认真全面地进行定期复查,加强超声、CT等检查。防止复发。

第7题:

女性,55岁,左乳外上象限4cmX3cm肿块,可推动,但患者双手耳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左腋窝未及肿大淋巴结。
该病人最佳的定性诊断方法是
A.钼靶X线摄片 B. B超
C.切取活检 D.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査


答案:D
解析:

第8题:

患者男,21岁。因"胸闷、气促1周"入院,胸部CT示纵隔巨大肿块,纵隔镜活检示"霍奇金病", 诊断为霍奇金病ⅠA期,行6周期ABVD方案化疗后,患者胸闷症状消失,复查胸部CT示纵隔肿块较前缩 小。下一步治疗方案选择

A、继续ABVD方案化疗2周期

B、纵隔放疗

C、更换化疗方案

D、手术

E、自体干细胞移植


参考答案:B

第9题:

患者,男性,62岁。右腹股沟可复性肿块10年。患者有长期便秘史和吸烟史。肿块在站立时明显,平卧时消失,肿块有时可进入阴囊,可还纳。体检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约10cm×8cm大小,质软,可还纳,外环口容2指,压迫内环口后,肿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

该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适宜时间是
A.术后第1~2天
B.术后第5~7天
C.术后第2周
D.术后第4周
E.无限制

答案:B
解析:
4.疝手术后,在预防和控制腹内压增高的前提下,如控制肺部感染、解除便秘、无排尿困难等,若如无切口感染、裂开等情况,一般可在拆除缝线后,即术后5~7天左右下床适当活动。

第10题:

患者女性,51岁。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2年。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伴右腋窝淋巴结3/8转移。术后右胸及右腋窝放疗1疗程,化疗5疗程,均于一年前结束。除定期体格检查、复查肝脏、腋窝及颈部超声、肺部CT及骨显像外,应优先检查的肿瘤标志物是()。

  • A、AFP
  • B、CEA
  • C、CA-125
  • D、CA-153
  • E、Ferritin
  • F、SCC-Ag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