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控操作员考试

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分为()、()、()

题目

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分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预热;分解;烧成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立窑煅烧熟料时对燃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正确答案: 立窑的燃料一般是无烟煤、焦碳末、近年也有采用石油焦的,对燃料质量有以下要求:
(1)挥发分要求低,一般在10%以下。因挥发分在200~600℃时,会分解随废气带走,在缺氧时也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煤耗过高。
(2)发热量应在20930千焦/公斤煤(5000大卡/公斤煤)以上,灰分应<30%,对灰分含量高的煤质应采用全黑生料煅烧法,使煤灰均匀分布在生料中,以便提高煅烧质量。

第2题:

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率要求达到()以上,有利于物料的煅烧。


正确答案:85%

第3题:

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过程。


正确答案:预热;分解;烧成

第4题:

预分解窑熟料煅烧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过程。


正确答案:预热;分解;烧成

第5题:

预分解窑燃煤细度偏细,燃烧速度加快()

  • A、有利于窑温度提高
  • B、短焰急烧,有利于提高窑产量
  • C、短焰急烧,熟料煅烧时间不足,熟料质量差

正确答案:C

第6题:

试述立窑熟料的煅烧过程?


正确答案: 入窑生料成球后,由布料机加入到窑内;料球首先在预烧带干燥预热,随窑下部的卸料过程逐步进入烧成带;空气通过球料之间的空隙流动与料球表面接触,使表面的煤首先燃烧,发出的热量使料球脱水和部分碳酸钙分解,同时也使料球内部产生孔隙,燃料在料球内部逐渐燃烧,产生较大的热量,使料球呈现部分熔融状态,并使生料中的各化学成分在高温下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组分的水泥熟料;然后经过冷却带与入窑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从底部卸出。

第7题:

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要求达到()以上,才有利于物料煅烧


正确答案:85%

第8题:

预分解窑投料愈少愈好控制。错5.熟料中C3S是熟料煅烧时最先生成的。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简述生料的化学成份对立窑煅烧及熟料质量的影响。


正确答案: 为了获得符合要求的熟料矿物组成,必须将生料中CaO、Mg、SiO2、Al2O3、Fe2O3等各成分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熟料的化学成份中,四种主要氧化物的百分含量如下:
CaO62~67%Al2O34~7%
SiO220~24%Fe2O32~6%
还有少量的MgO、SO3、Na2O、K2O、TiO2等。
各氧化物对立窑煅烧及熟料的影响如下:
(1)氧化钙(CaO):它是熟料中最重要的化学成份,它与生料中的SiO2、Al2O3、Fe2O3在1450℃高温下煅烧生成C3S、C2S、C3A、C4AF。一般说来,增加生料中CaO含量,当煅烧温度正常时,能得到较多的C3S、C2S,水泥熟料质量好,强度高,但煅烧温度低时,则会产生大量游离CaO,易引起水泥安定性不良。所以氧化钙含量最高的生料一般需要高温煅烧而且较难煅烧。
(2)二氧化硅(SiO2):SiO2也是熟料中的主要成份之一,在高温下,它能与CaO生成具有水硬性的硅酸钙(C3S、C2S),当生料中的CaO含量一定时,SiO2含量越多,高温下生成的硅酸钙越多,但形成的C3S较少,C2S较多,煅烧的熟料早期强度低、且增长变慢,而且SiO2高时Al2O3及Fe2O3相对含量降低,造成熟料煅烧困难。如果SiO2低时,相应的Al2O3和Fe2O3的含量就增加,这样相应的硅酸盐矿物减少,而降低熟料强度,且窑内易结大块不利于窑的煅烧。
(3)三氧化二铝(Al2O3):在煅烧过程中Al2O3与CaO、Fe2O3作用生成C3A和C4AF,并熔融为液相,促使C3S形成。但Al2O3含量高时C3A生成量增多,熟料早期强度高,凝结时间快,且液相粘度大,不利于C3S形成。窑内容易结大块,不利于窑的煅烧。
(4)三氧化二铁(Fe2O3):在煅烧过程中与CaO、Al2O3生成C4AF并熔融成液相,且液相粘度小,Fe2O3过多时,熟料烧结温度范围变窄,尤其是在立窑还原所氛严重时,Fe2O3被还原成FeO,物料过早出现低熔液相,易结大块,甚至结料桂,且煅烧的熟料凝结的速度慢,强度绝对值不高。
(5)其它氧化物:其它氧化物的带入,可以降低熟料烧成温度,对C3S形成有利。但过多会引起窑内结大块,使煅烧气氛恶化,除此之外,氧化镁过多,则使水泥安定性不良,碱质硫酐,二氧化钛等对熟料的质量害多利少,因此对其氧化物应严格控制。

第10题:

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其中关键的阶段是()。

  • A、预热与分解
  • B、预热与烧成
  • C、分解与烧成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