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工考试

氧气瓶使用时要掌握哪些安全常识?

题目

氧气瓶使用时要掌握哪些安全常识?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氧气瓶使用时的操作次序是:
(1)氧气瓶竖立放妥后,操作人员站在气瓶出气口的侧面,稍打开瓶阀,将手轮旋转约1/4圈,吹洗1~2秒钟以防止污物、尘埃或水分带入减压器,随后立即关闭。
(2)装上减压器,此时减压器的调节螺丝应处在松开状态,慢慢开启瓶阀,观察高压表是否正常,各部分有无漏气。
(3)紧固氧气皮管,拧紧调节螺丝,调节到工作压力。
2.氧气瓶内的氧气不能用完,应留有0.1~0.15MPa的余气,以便充气时检查。
3.氧气瓶在电焊场所,若地面是铁板,气瓶下面要垫木板绝缘,以防气瓶带电。
4.氧气瓶与乙炔瓶同时并列使用时,两个减压器不能成相对位臵,以免气流射出时,冲击另一只减压器而造成事故。
5.氧气瓶一般应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22.5MPa的水压试验)。
6.氧气瓶严禁沾染油脂,不能曝晒。
7.氧气瓶要有防震圈,搬运时要带上安全瓶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工作人员应学会掌握哪些急救方法和急救常识?


参考答案:应学会触电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
掌握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第2题:

氧气瓶着火时,应迅速关闭(),停止供氧,使火熄灭,氧气瓶要立即搬离现场。


正确答案:氧气阀门

第3题:

氧气瓶应有哪些安全装置﹖


答:应有防震胶圈和安全帽。

第4题:

学习民防知识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的常识。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简述在素材的选择和使用时,要掌握哪些因素?


正确答案:要掌握三种因素:动作因素、造型因素、时空因素。
其中动作因素包括:人物、景物动作(人物形体、语言、心理、情绪等),摄影机动作(推拉摇移等),镜头组接动作(形象排列,剪接点,尺寸等)。
造型因素包括:人物造型(化妆、服装、道具等)。环境造型(布景装饰、环境气氛等)。画面造型(构图、方位、景别、角度、光影、色彩等)。
时空因素包括:镜头剧作时空(早晚、昼夜、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等)。镜头银幕时空(有限时空、无限时空、内容、速度、尺寸等)。镜头组接时空(直接时空、间接时空、语言、人物、动作时空等)。

第6题:

关于气焊设备安全使用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瓶与乙炔瓶使用时间距不得小于3m,存放时间距不得小于5m

B、乙炔瓶存放和使用必须立放,严禁倒放

C、在移动气瓶时,应使用专门的抬架或小推车;严禁氧气瓶与乙炔混合搬运

D、严禁敲击、碰撞气瓶,作业人员工作时不得吸烟


答案:A

第7题:

气焊作业中,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要保持()以上,乙炔瓶和氧气瓶与动火点的安全距离要保持()以上。


正确答案:10米;10米

第8题:

3-6岁儿童掌握的安全自护常识应该涉及()。

A、保护自身身体的健康和安全常识

B、饮食安全常识

C、交通安全常识

D、不做危险的事情


参考答案:ABCD

第9题:

现场所有人员必须掌握哪些方面的安全常识?


正确答案: 所有生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触电现场急救方法。所有职工必须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10题:

学习人防知识的目的在于()

  • A、使人们掌握防空的基本技能,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 B、使人们掌握一般的防空常识,达到保护自己救助别人的目的
  • C、使人们了解和掌握战时防空和平时防灾的常识,达到自救互救的目的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