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消防岗位资格考试

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有10个100m3卧式储罐,一天5号罐的输气管法兰处发生泄漏,消防队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易) 液化石油气具有()等特性。A、不易聚集到低洼处B、气化时体积扩大约350倍左右C、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D、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E、是无色的烃类混合物

题目

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有10个100m3卧式储罐,一天5号罐的输气管法兰处发生泄漏,消防队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易) 液化石油气具有()等特性。

  • A、不易聚集到低洼处
  • B、气化时体积扩大约350倍左右
  • C、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D、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 E、是无色的烃类混合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外。()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某房产开发商拟在石油化工厂附近开发建设一个居住区,石油化工厂设有总容积为10000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的规定,该新建居住区与石油化工厂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50

B.100

C.200

D.150

答案:D
解析:
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表4.1.9可知,该防火间距为150m。

第3题:

某房产开发商拟在石油化工厂附近开发建设一个居住区,石油化工厂设有总容积为10000 ㎡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的规定,该新建居住区与石油化工厂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A.50

B.100

C.200

D.150


正确答案:B

第4题:

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有10个100m3卧式储罐,一天5号罐的输气管法兰处发生泄漏,消防队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液化石油气具有哪些特性?


正确答案:1、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气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
3、是无色的烃类混合物

第5题:

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有10个100m3卧式储罐,一天5号罐的输气管法兰处发生泄漏,消防队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灭火战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1、救人第一。
2、利用内部固定设施,向水泵接合器供水,使喷淋发挥作用;
3、手动关闭防火门或防火卷帘门,利用水枪堵截火势向上一层和向另一个防火分区蔓延;
4、控制火势与强攻灭火相结合。

第6题:

关于液体、气体储罐区的防火要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乙烯储罐区应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地带
B.乙炔储罐区应设置在地势低洼的地带
C.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
D.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置0.7m的燃烧性实体防护墙
E.钢质储罐必须做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1处

答案:B,D,E
解析: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1.1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等,应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氯乙烯属于甲类储罐所以A 正确;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地势平坦、开阔等不易积存液化石油气的地带。所以C 正确;4.1.3 液化石油气储罐组或储罐区的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0m 的不燃性实体防护墙,所以D 错误;乙炔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所以乙炔站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所以B 错误。钢质储罐必须设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 处。所以E 错误。

第7题: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什么位置?


正确答案: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防护堤外。

第8题:

某房产开发商拟在石油化工厂附近开发建设一个居住区,石油化工厂设有总容积为 10000 m3的液化石油气储罐区,根据《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的规定, 该新建居住区与石油化工厂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m3

A.50

B.100

C.200

D.150


正确答案:B
答案:B

第9题:

某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设有10个100m3卧式储罐,一天5号罐的输气管法兰处发生泄漏,消防队接警后迅速到场处置。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多少倍?


正确答案:液化石油气由液相变为气相体积扩大250倍。

第10题:

某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有储量为200立方米的球形储罐6个,储罐直径各为9米,储罐设有水喷淋冷却系统。某日该罐区中间的2号储罐发生火灾,经过消防队艰苦奋战,扑灭了火灾,未发生爆炸。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战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战术要点是:
1)冷却着火罐,控制燃烧强度;
2)冷却邻近罐,防止灾情扩大;
3)关闭阀门,切断气源;
4)利用器材,积极堵漏;
5)消除高温和火种,防止复燃和爆炸。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