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养护工考试

沥青路面碾压工艺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题目

沥青路面碾压工艺控制包括哪些内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沥青路面的碾压方法不常用的是()。

A.普通碾压法

B.交替碾压法

C.先轻后重碾压法

D.先重后轻碾压法


正确答案:C

第2题:

不能保证路基边缘压实度的措施是( )。
A、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
B、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
C、严格按照路基设计宽度填筑
D、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行车带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路基边缘压实度不足的预防措施:1.路基施工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超宽填筑;2.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3.认真控制碾压顺序,确保轮迹重叠宽度和段落搭接超压长度;4.提高路基边缘带压实遍数,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高于或不低于行车带。参见教材P32。

第3题:

工艺作业指导文件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包括作业要领书、检验作业指导书。

第4题:

沥青路面的碾压方法不常用的是()。

  • A、普通碾压法
  • B、交替碾压法
  • C、先轻后重碾压法
  • D、先重后轻碾压法

正确答案:C

第5题:

沥青路面弯道及交叉路口应如何碾压?


正确答案: 碾压弯道及交叉路口时,容易在铺层上产生剪切力,剪切力会导致材料产生位移,因此可采用下列方法碾压。
1)从弯道内侧或较低的一边开始碾压,以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支承面;
2)尽可能直线碾压,避免弯道碾压;
3)可采用缺角式碾压,并逐一转换压道;
4)不要在没有压实的混合料上换向;
5)转向应与速度配合,行驶很慢时不应较快转向;
6)尽可能采用振动碾压以减少剪切力。

第6题:

SAC沥青路面施工中防止离析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有( )。

A.堆料采用小堆料
B.装料分为前后中进行
C.碾压要及时
D.足够拌和时间
E.控制碾压温度

答案:A,B,D
解析:
2019版教材P83页
施工技术(一)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1、集料的堆放:堆料采用小料堆,避免大料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集料产生离析。
2、填料的含量: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
3、拌合时间:沥青混凝土的足够拌合时间对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非常重要,通常的干拌时间不少于10s,对于粗集料级配混合料的干拌时间应是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35s左右。
4、混合料的运输:卡车装料应分三个不同位置往车中装料,第一次装料靠近车厢的前部,第二次装料靠近后部车厢门,第三次装料在中间,这样可以消除装料时的离析现象。卸料,当卡车将料卸人摊铺机受料斗时,要尽量使混合料整体卸落,而不是逐渐将混合料卸入受料斗。
5、摊铺;在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量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仅在需要受料斗中的混合料弄平时,才将受料斗的两块侧板翻起;尽可能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以保证分料室中的料的饱满,并使分料器连续运转;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只有在必要时才可停顿和重新启动;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与拌和机的产量相匹配等。

第7题:

SAC沥青路面施工中防止离析现象发生的有效措施有()。

A、 堆料采用小堆料
B、 装料分为前后中进行
C、 碾压要及时
D、 足够拌和时间
E、 控制碾压温度

答案:A,B,D
解析:
2018新教材P97 施工技术 (一)防止离析现象的发生 1、集料的堆放:堆料采用小料堆,避免大料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集料产生离析。 2、填料的含量:填料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 3、拌合时间:沥青混凝土的足够拌合时间对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非常重要,通常的干拌时间不少于10s,对于粗集料级配混合料的干拌时间应是13~15s。混合料的湿拌时间一般在35s左右。 4、混合料的运输:卡车装料应分三个不同位置往车中装料,第一次装料靠近车厢的前部,第二次装料靠近后部车厢门,第三次装料在中间,这样可以消除装料时的离析现象。卸料,当卡车将料卸人摊铺机受料斗时,要尽量使混合料整体卸落,而不是逐渐将混合料卸入受料斗。 5、摊铺;在每辆卡车卸料之间,不要完全用受料斗中的混合料,留少量部分混合料在受料斗内;尽可能减少将两侧板翻起的次数,仅在需要受料斗中的混合料弄平时,才将受料斗的两块侧板翻起;尽可能宽地打开受料斗的后门,以保证分料室中的料的饱满,并使分料器连续运转;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只有在必要时才可停顿和重新启动;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与拌和机的产量相匹配等。

第8题:

何为工艺设计、非工艺设计,都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工艺设计就是按工艺要求进行工厂设计,其中又以车间设计为主,并对其他部门提出各种数据和要求,作为非工艺设计的设计依据。
工艺设计的内容包括:全厂总体工艺布局;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主要产品和综合利用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物料计算;设备生产能力计算、选型及设备清单;车间平面布置;
劳动力计算及平衡;水、电、汽、冷、风、暖等用量的估算;管道布置、安装及材料清单;
施工说明等等。
非工艺设计包括:总平面、土建、采暖通风、给排水、供电及自控、制冷、动力、环保等的
设计,有时还包括设备的设计。

第9题:

何谓铸造工艺图?砂型铸造工艺图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铸造工艺图就是用规定的工艺符号和文字绘在零件图样上,或另绘工艺图,表示铸型的分型面,浇注系统,浇注位置,型芯结构尺寸,冒口位置大小,冷铁等的图样。
铸造工艺图包括的内容有:分型面;浇注位置;浇注系统,型芯结构尺寸;收缩量,加工余量;拔模斜度;补铁;冒口位置大小;冷铁大小位置;排气孔等。

第10题: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中的温度控制包括哪些内容发?如何加以控制?


正确答案: 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中的温度控制包括料筒温度、喷嘴温度和模具温度。
料筒温度分布一般采用前高后低的原则,即料筒的加料口(后段)处温度最低,喷嘴处的温度最高。料筒后段温度应比中段、前段温度低5~10°C。对于吸湿性偏高的塑料,料筒后段温度偏高一些;对于螺杆式注射机,料筒前段温度略低于中段。螺杆式注射机料筒温度比柱塞式注射机料筒温度低10~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