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气象测报上岗考试地面气象观测远程培训考试

优先发展()和水资源增蓄型人工增雨成套优化技术,发展人工防雹的有效作业技术,拓展人工消云雨等服务领域,并开展相应的科学试验。A、农业抗旱型B、农业生态抗旱型C、农业应急型D、农业生态资源型

题目

优先发展()和水资源增蓄型人工增雨成套优化技术,发展人工防雹的有效作业技术,拓展人工消云雨等服务领域,并开展相应的科学试验。

  • A、农业抗旱型
  • B、农业生态抗旱型
  • C、农业应急型
  • D、农业生态资源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目前初步研究结果,进行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作业层温度一般应选择在以下哪个范围内?()

  • A、0℃~-25℃层
  • B、0℃层以上高度内
  • C、0℃~-10℃层
  • D、-5℃~-15℃层

正确答案:D

第2题:

试述层状冷云人工增雨机制。


正确答案:在云体过冷却部位(-10~-21℃)播撒人工冰核或致冷剂,迅速形成数浓度为10~100/L的冰晶,即通过蒸-凝过程使云中过冷云水面转化为降水,又使一部分冰面过饱和水汽通过凝华方式转化为降水,凝华潜热释放导致云内空气增强和局部上升运动加强,使云和降水发展持续。

第3题:

简述地基雷达在人工增雨防雹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 (1)遥测和监视云带和降水,了解其结构和特征,作为选择对象依据;
(2)引导和指挥人工增雨和防雹催化作业;
(3)通过雷达探测,比较催化前后多种雷达系数的变化特征,进行效果评估。

第4题:

高炮、火箭防雹(增雨)作业应收集哪些资料?


正确答案:应收集:作业天气过程的雷达观测资料、作业时段内雷达加密观测的资料、区域地面降水降雹资料、区域内自动站观测记录的资料、常规或加密探空资料、区域内闪电定位连续监测资料、作业点区域天气过程演变的宏观观测资料、作业用弹量和作业情况记录等。

第5题:

人工冰核和致冷剂对过冷云催化增雨的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云中通过异质核化或同质核化成冰,通过“蒸-凝过程”促使冰-水转化直接形成降雪或先形成冰晶,下落时通过结凇的增长,至低层融化后再通过碰并增长形成降水。

第6题:

进行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时,一般火箭发射架的仰角应选择在以下哪个范围?()

  • A、45°~65°范围
  • B、45°~80°范围
  • C、30°~65°范围
  • D、﹥45°范围

正确答案:A

第7题:

在目前科学技术条件下,进行人工增雨只能采用飞机作业,进行人工防雹只能采用高炮和火箭作业。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防雹、人工增雨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拓宽服务领域、增加经费收入。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进行高炮、火箭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或试验的组织(业务)程序主要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主要包括:作好作业天气条件的预警;进行天气条件实时跟踪监测;制订作业、试验方案;申请作业空域,下达作业指令;做好作业情况记录;作好作业试验后的技术和工作总结等。

第10题:

人工增雨作业时应瞄准作业的方向和部位,把催化剂播撒在积雨云后部的上升气流区,才能获得增雨效果。


正确答案: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