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上岗考试

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题目

应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同组比色皿之间的差值应小于测定误差。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之后,开始测试未知样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1次

B、每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

C、每个分析批质控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1%,且不得少于3个

D、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偏差一般应小于15%

E、最低浓度点偏差应小于20%


参考答案:C

第2题:

红外分光光度法分析油烟样品时,用4cm带盖玻璃比色皿、空气池作参比,进行吸光度的扫描测定。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分光光度法测Fe2+时,用2 cm比色皿在λmax处测得溶液的吸光度是0.90。为减少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是

A.增大溶液浓度 B.增加测定次数

C.改变测定波长 D.改用l cm比色皿


正确答案:D

第4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试样测定时,由于不同浓度下的测定误差不同,因此选择最适宜的测定浓度可减少测定误差。一般来说,透光度在20%~65%或吸光值在0.2~0.7之间时,测定误差相对较小。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进行样品比色测定时,在波长()nm处、以()为参比,用1cm比色皿,测定各样品的吸光度。

  • A、540,蒸馏水
  • B、540,吸收液
  • C、590,蒸馏水

正确答案:A

第6题:

生物样品分析方法确证完成之后,开始测试未知样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未知样品一般测定1次
B.每批生物样品测定时应建立新的标准曲线
C.每个分析批质控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1%,且不得少于3个
D.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偏差一般应小于15%
E.最低浓度点偏差应小于20%

答案:C
解析:
每个分析批质控样品数不得少于未知样品数的5%,且不得少于6个。

第7题:

简述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选用比色皿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1)测定波长。比色液吸收波长在370nm以上时可选用玻璃或石英比色皿,在370nm以下时必须使用石英比色皿。
(2)光程。比色皿有不同光程长度,通常用10.0mm的比色皿,选择比色皿的光程长度应视所测溶液的吸光度而定,以使其吸光度在1.0~0.7之间为宜。

第8题:

由于温度对()有影响,因此在绘制标准曲线和进行样品测定时,应使温度保持一致。

A、比色皿

B、光源

C、光的吸收

D、溶液颜色的深浅


参考答案:CD

第9题:

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样品测定时,摩尔吸光系数随比色皿厚度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答案:错误

第10题:

根据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对环境空气或废气中氰化氢进行测定时,绘制校准曲线和样品测定时的温度差应不超过()℃。


正确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