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设备检修工考试

试述齿轮油泵的检修工艺?

题目

试述齿轮油泵的检修工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述电动推杆的检修工艺。


正确答案: 检修工艺是:
(1)将电动推杆从设备上拆下,拆除电机、安全开关和拨杆等;
(2)减速装置解体拆卸,检查齿轮和轴承符合要求;
(3)检查导套内导轨有无变形、扭曲,埋焊处有无开焊,如有开焊可更换导轨。其方法是:在导套无缝钢管处选择位置打孔,同时在导轨相应位置也打孔,然后填焊、刮平;
(4)滑座与壳体配合为D3/d3,油槽无杂物;
(5)组装时检查丝杆及螺母,配合应符合标准:不发卡或松旷;
(6)各密封件与防尘罩应完整无损。

第2题:

试述立式油泵的检修工艺。


正确答案: (1)卸下对轮螺栓,吊走电动机。
(2)卸开与泵连接的油管和油箱盖连接螺栓,把泵吊到检修场地,进行解体测量,分解前做各结合面相对位置记号。
(3)旋下对轮顶丝,用专用工具把对轮拔出。
(4)卸下轴承压盖,旋下锁紧螺母。
(5)卸下上法兰,拆下密封压盖,掏出填料,连同轴承一起吊出。
(6)将滤网同锥形吸入室一同拆下,取出密封环压盖,测量并记录叶轮的瓢偏及轴端跳动。
(7)旋下叶轮锁紧螺母,抽出叶轮,取出支撑盘推力轴承、轴承、推力盘。
(8)卸下泵壳与出油管,将结合面分开,抽出轴。
(9)测量轴弯曲、密封环间隙,检查有无磨损、锈蚀,检查轴承的磨抽情况,分解的各部件用煤油清洗干净。
(10)组装过程按与分解相反顺序进行,注意加填料不要加得太紧。
(11)在组装过程中,对轮的瓢偏,晃动度进行测量,应符合质量标准。

第3题:

齿轮油泵检修步骤及质量标准?
(1)拆除联轴器,松动油泵油封。
(2)拆开泵体端盖,检查两齿轮的啮合情况,间隙应符合要求。
(3)测量轴与轴承间隙,应为0.04?.1毫米,超过0.1毫米时更换。
(4)测量齿轮与泵壳间隙,应为0.05?.1毫米。
(5)用压铅丝法测量齿轮端面与泵盖间隙,应为0.05?.07mm。
(6)轴无弯曲,晃动度小于0.03mm。
(7)泵壳接触面无裂纹,接合面不漏油,接触点不少于2点/厘米2。
(8)弹簧完整无裂纹。
(9)安全调节螺丝无松动。

第4题:

试述喷油泵检修后组装时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组装喷油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保证安装位置的正确性;
(2)柱塞套要定位,但不能顶死;
(3)保证调节齿圈及柱塞可自由转动;
(4)按规定力矩拧紧压紧螺套。

第5题:

试述齿轮油泵检修主要内容及程序?


正确答案: 1、拆除联轴器,松开轴封、分解泵体。
2、检查各部分间隙;
3、检查轴的弯曲值,超标时应校正。
4、检查结合面接触点应每平方厘米不少于两点,否则应研磨。
5、调整各部分间隙彻底清洗后组装恢复。
6、泵压试验:保持工作压力不少于5min,泵体应无渗漏。

第6题:

齿轮油泵的检修项目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检查各接合面、密封件、壳体,必要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2)检查轴承,必要时进行更换。
(3)检查侧板。
(4)检查齿轮。

第7题:

如何解体检修齿轮油泵?


正确答案: (1)拆除联轴器,松开油泵轴封;
(2)分解泵体;
(3)测量轴承与轴的间隙为0.04~0.1mm,超过0.1mm调换新的部件;
(4)测量齿轮和泵壳间隙应为0.05~0.1mm,超过0.1mm调换泵壳或齿轮;
(5)压铅丝测量齿轮端面和泵盖的间隙为0.05~0.07mm;
(6)检查泵轴无弯曲,晃动值不起过0.03mm,轴颈光滑;
(7)泵壳与泵盖接触面无烂疤、裂纹,接触点每平方厘米不小于两点,结合面不渗油;
(8)不得松开安全门调节螺丝;
(9)弹簧完整无裂纹;
(10)齿顶齿根间隙0.4mm;
(11)牙齿的吻合间隙0.15~0.3mm;
(12)清洗组装泵壳结合面涂漆,螺丝拧紧后,盘动主轴轻便卡涩,泵体内无异音;
(13)泵压试验,保持工作压力5min,泵体结合面和轴封不渗油。

第8题:

试述齿轮油泵的检修工艺?
齿轮油泵的主要检修工艺如下:
(1)泵解体时作好主、从动齿轮相互啮合的记号,以免装错。
(2)检查齿轮齿顶与泵壳的间隙,一般为齿轮直径的2‰~4‰,最小间隙不小于0.01mm。齿轮轴向间隙与齿轮长度有关,一般为0.10~0.25mm(两侧总间隙),齿面啮合间隙一般为0.15~0.25mm,最大不应超过0.50mm。确定轴承间隙,对轴承合金瓦一般应采取轴颈直径的1‰~2‰,对铜瓦采取轴颈直径的2‰~3‰,上述齿顶与泵壳间隙应大于轴承间隙,否则会引起齿轮与泵壳摩擦。在检修中应检查两者间隙,由于长期工作使轴承磨损时,很容易产生齿顶与泵壳间的摩擦,如发生此类问题应更换轴承或修复处理。
(3)检查各齿磨损情况,有无裂纹、疲劳、点蚀现象,如损坏严重,可成对更换新齿轮。
(4)组装前对人字齿轮或从动斜齿轮中应保持一个齿轮的灵活,组装后轴向间隙应合适,如不符时,可用两端盖的垫片厚度调整,其余间隙均是加工公差,只在装配中进行校验,不易调整。
(5)用红丹粉检查齿的啮合情况。在主动齿轮上涂上薄薄的一层红丹粉,转动泵轴,检查接触情况。要求沿着整个齿长接触65%以上,沿齿宽60%以上。假如接触太差,可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是在两个齿轮上涂上凡尔砂研磨。在研磨过程中,不断用红丹粉检查接触情况,最后用抛光粉进行抛光,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用锉刀或刮刀任意修刮,以免损坏牙形。

第9题:

试述冷却器检修工艺。


正确答案: (1)拆卸清洗:冷却器分解水箱盖后,除去水箱盖和端部铁板上的泥,铜管内的泥污,可用铁丝绑着洗瓶刷进行拉洗,全部清洗干净并干燥后,将水箱和端部铁部板的表面刷一层防锈漆,漆干后,便可组装和进行耐压试验。
(2)水压试验:冷却器检修后,一般用1.25倍的工作核动力作水压力试验,要求持续30min不能有渗漏;水压试验可用手压泵打压;如果技术供水的水压足够的话,也可以用此水源进行试验。
(3)渗漏处理的方法为:
①若是管头处渗漏,可重新胀紧管头或用环氧塑料修复;
②因铜管裂纹而渗漏,可用铜焊修补;
③个别铜管腐蚀严重,无法修补时,可用堵头将铜墙铁壁管两端堵住并用锡焊焊牢,但堵住的管子不易过多,一般不超过总管数的1/10,否则应更换冷却器;
④渗漏严重的铜管,如果可能进行更换时,可换上新管,用胀管工艺胀紧;
⑤经过处理的冷却器,应重新做水压试验,直至合格为止。

第10题:

机油泵分解检修:若齿轮端面与泵盖之间的间隙超过极限值,应更换()。

  • A、齿轮
  • B、泵盖
  • C、机油
  • D、机油泵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