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考试

除(),居民客户及住宅建筑配套的消防设施、电梯、水泵、公灯外凡受电容量在100kVA(kW)及以上的高、低压客户均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计算功率因数均包括照明的有功、无功电量,计算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均包括照明电费。A、城市亮化用电B、临时用电C、工业企业的保安电源D、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路灯

题目

除(),居民客户及住宅建筑配套的消防设施、电梯、水泵、公灯外凡受电容量在100kVA(kW)及以上的高、低压客户均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计算功率因数均包括照明的有功、无功电量,计算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均包括照明电费。

  • A、城市亮化用电
  • B、临时用电
  • C、工业企业的保安电源
  • D、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路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不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是()

A.临时用电

B.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路灯和城市亮化用电

C.居民客户及与住宅建筑配套的消防设施、电梯、水泵、公灯外

D.工业企业的保安电源


答案:ABCD

第2题:

应设消防电梯的高层建筑有()。

A、一类公共建筑

B、塔式住宅

C、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及通廊式住宅

D、高度超过32米的其它二类建筑


本题答案:A, B, C, D

第3题:

除()外,凡受电容量在100kVA(kW)及以上的高、低压客户均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A.临时用电

B.工业企业的保安电源

C.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路灯和城市亮化用电

D.居民客户及与住宅建筑配套的消防设施、电梯、水泵、公灯

E.农业


答案:ABCD

第4题:

住宅共用设备一般包括( )。

A:承重墙体
B:水泵
C:消防设施
D:外墙
E:电梯

答案:C,E
解析:

第5题:

现有A、B两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A小区的用地面积21公顷,可住居民2430户。B小区23.5公顷,可住居民2850户。除B小区有两栋高层住宅外,其余均为5~6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图4【问题】
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不必涉及小区出入口位置、公建分布、建筑朝向、间距、容积率、密度、层数、绿地布局等其他问题)


答案:
解析:
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的特点分别如下:
(1)A小区特点包括:
①该小区为组团式结构,共有六个组团,每个组团规模适当,能适应管理的需要。②每个组团只设置一个出入口,可以按组团进行封闭管理,有利于安全。
③该小区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
④没有设置独立的行人道路,因此没有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
(2)B小区特点包括:
①小区内设置一条围绕周边的环形路,并且利用各住宅的机动车路外侧设交通停车带停车,机动车均由环路引入。
②行人由三个出入口经过小区中心绿地的步行道路系统进入各栋住宅,基本做到人车分流。
③该小区在整个小区的外围设有围墙来保障安全,因此在安全管理上可以实行全小区封闭管理。
④该小区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

第6题:

城乡居民家庭住宅小区内的公共场所电梯、水泵、消防用电类别属于非普工业,执行居民合表用户电价。()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所示为A、B两个小区规划方案。 A小区用地面积2 1 hm2,可住居民2 4 3 0户。B小区用地面积23. 5hm2,可住居民2850户。除B小区有2栋高层住宅外,其余均为5~6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问题】


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提示:不必涉及小区出人口位置、公建分布、建筑朝阿、间距、容积率、密度、层数、绿地布局等其他问题)




答案:
解析:

(1)A小区:


①组团式结构,共6个组团,每个组团规模适当.能适应管理需要。


②每个组团只设1个出入口,易封闭,有利于安全管理。


③小区内没有设置独立的行人道路,因此没有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


(2)B小 区:


①小区设一条周边式环形路并利用道路外侧停车,各住宅机动车从环路引入。


②行人由3个出入口经小区中心绿地步行系统进入各栋住宅,基本实现人车分流。


③可实行小区封闭安全管理。


【解析】


图示A中标注了道路、建筑、绿地等内容,以及小学、变电所、活动中心、幼儿园、商业服务、物业管理、组团围栏、市公建等字样,其中与居民组织管理有关的是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与保障安全有关的是组团围栏,与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有关的是道路。在小区中由于没有提及居委会的问题,所以断定题中的人口数量是干扰因素。


图示B中标注了道路、建筑、绿地、步行道等内容,以及小学、变电和水泵站、活动中心、幼儿园、商业服务、物业管理、高层建筑、围墙、沿小区环路外侧均为停车带等字样,其中与居民组织管理有关的是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与保障安全有关的是围墙,与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有关的是道路,步行道和沿小区环路外侧均为停车带。


小区A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每个组团都有围栏来保障安全,没有设置独立的行人道路,因此没有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


小区B在居民管理方面安排了活动中心和物业管理,在整个小区的外围设有围墙来保障安全;设置了独立的行人道路,沿小区设置了环路和停车场,因此,很好地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


第8题:

纯居民住宅大楼内()用电直接服务于居民生活,其性质同属于居民生活用电,按居民生活用电电价执行

A.指示灯

B.电梯

C.水泵

D.楼道照明


答案:BCD

第9题:

图1一20、图1一21为A、B两个住宅规划方案。A小区用地面积21公顷,可住居民2430户。B小区用地面积23.5公顷,可住2850户。除B小区有两栋高层住宅外,其余均为5~6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
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动车交通矛盾等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不必涉及小区出入口位置、公建分布、建筑朝向、间距、容积率、密度、层数、绿地布局等其他问题)



答案:
解析:
1. A小区:
(1)组团式结构,共6个组团,每个组团规模适当,能适应管理需要。
(2)每个组团只设一个出入口,易封闭管理,有利于安全。
2. B小区:
(1)小区设一条周边式环形路并利用道路外侧停车,各住宅机动车从环路引入。
(2)行人由三个出入口经小区中心绿地步行系统进入各栋住宅,基本实行人车分流。
(3)可实行小区封闭安全管理。

第10题: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答案:对
解析: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其防烟楼梯间、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合用前室(除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外)及消防电梯前室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