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检测技术资格人员考试

透照图示钢焊缝时,假定射线线质不随穿透试件厚度而变化,透过母材到达胶片上A点的照射量(包括直接透射线和散射线)是透过焊缝区到达胶片上B点照射量的2.4倍,则焊缝区(B点)的散射比n为多少?母材区(A点)的散射线照射量是焊缝区(B点)散射线照射量的几倍?(设A点考虑胶片速度系数的散射比n为1.4,试件对使用Χ射线的半值层为1.5mm)

题目

透照图示钢焊缝时,假定射线线质不随穿透试件厚度而变化,透过母材到达胶片上A点的照射量(包括直接透射线和散射线)是透过焊缝区到达胶片上B点照射量的2.4倍,则焊缝区(B点)的散射比n为多少?母材区(A点)的散射线照射量是焊缝区(B点)散射线照射量的几倍?(设A点考虑胶片速度系数的散射比n为1.4,试件对使用Χ射线的半值层为1.5mm)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散射线含有率”的正确定义是

A.作用在胶片上的X线量

B.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的比率

C.作用在胶片上的散射线量

D.原发射线与散射线之比

E.原发射线中含有散射线的量


正确答案:B
B。透过被照体作用在胶片上的X线量。

第2题:

若散射线忽略不计,当透照厚度的增加量相当于1/2半价层时,则胶片接受的照射量将减少多少?()

  • A、25%;
  • B、70%;
  • C、41%;
  • D、30%。

正确答案:D

第3题:

放大摄影比常规摄影曝光量增加,原因是

A、使用焦点小

B、照射野小

C、到达胶片散射线减少

D、焦-肢距远

E、肢-片距扩大,致透过射线衰减及扩散


参考答案:E

第4题:

下列各项中决定双壁透照双壁成像(椭圆成像)时射线源偏移距离的因素是()

  • A、透照厚度比
  • B、有效透照区
  • C、射线束照射角
  • D、焊缝热影响区宽度

正确答案:D

第5题:

由所用Χ光胶片特性曲线得知,获得黑度1.2的曝光量增加3倍,可得黑度3.5。若实际透照焊缝时,估计曝光量有±25%的变动,问选用的摄片条件应使母材区到达Χ光胶片的透射量为焊缝区到达Χ光胶片透射量的几倍以内,才能经常满足黑度1.2以上,3.5以下的条件?


正确答案: 设与胶片上特性曲线黑度1.2和3.5相应的曝光量分别为E1和E2,与曝光量变动-25%和+25%前相应的实际曝光量分别为E1’和E2’,则有:
E1=E1’(1-0.25)--(1)
E2=E2’(1+0.25)--(2)
(2)÷(1)得到:E2/E1=(E2’/E1’)[(1+0.25)/(1-0.25)]=(E2’/E1’)(1.25/0.75)--(3)
已知(E2/E1)=1+3=4
∴(E2’/E1’)=4x(0.75/1.25)=2.4

第6题:

采用单色宽束射线透照厚度为30mm的对接双面焊缝,焊缝两面焊冠总计4mm,假定母材和焊缝的半值层均为4mm,射线透过母材和焊缝后的散射比分别为2.0和2.4,求射线透过母材后到达胶片的照射量是透过焊缝后到达胶片照射量的多少倍?


正确答案: 已知h1/2=4mm,T材=30mm,T缝=34mm,n材=2.0,n缝=2.4。
设射线透过母材后到达胶片的照射量为E材=I材•t,透过焊缝后到达胶片照射量E缝=I缝•t,
又有I材=(1+n材)I1,I缝=(1+n缝)I2,E材/E缝=I材•t/I缝•t=I材/I缝=(1+n材)I1/[(1+n缝)I2]
因为焊缝与母材厚度差4mm,刚好为1个半价层,故I2=1/2I1,E材/E缝=1.76倍

第7题:

关于经射线照片图像的形成,正确的说法是()。

  • A、X射线透过被照体之后的透射线和散射线,照射到胶片上形成照片图像。
  • B、X射线照片图像是X射线被投照体吸收与散射后形成的
  • C、X射线照片图像是利用了X射线的直进性
  • D、X射线胶片接受的散射线不形成图像

正确答案:B,C,D

第8题:

散射线含有率的正确定义是

A.作用在胶片上的X线量

B.作用在胶片上的散射线量

C.原发射线与散射线之比

D.原发射线中含有散射线的量

E.散射线在作用于胶片上的全部射线量中所占比率


正确答案:E

第9题:

透照壁厚20mm,焊冠4mm的钢焊缝时,母材区黑度为2.8,焊缝中心黑度为1.8。若射线线质不因穿透厚度而异,试件对使用射线的半值层为2.5mm,母材区散射比(考虑胶片速度系数)为2.0。(已知胶片特性曲线:lgE(D2•8)=2.06,lgE(D1•8)=1.85)焊缝中心的散射比为多少?


正确答案: 设母材区和焊缝中心到达胶片上的透射线量分别为E1和E2,则E1/E2=I1(1+n1)t/I2(1+n2)t=24/2.5(1+2)/(1+n2)--(1)
由已知条件,ED2.8/ED1.8=102.06-1.85=1.62=E1/E2--(2),将(2)式代入(1)式,得:
1.62=3.03*3/(1+n2)(1+n2)=5.61
N.2=4.61

第10题:

离192Irγ射线源0.5mm处测得照射率为16R/h,在此位置放置Χ光胶片,透照板厚20mm,焊冠磨平的焊缝。若每张胶片曝光时间4.5分,1周要拍90张,则管理区边界应设在射源前方几米处(摄片时用准直器,照射区小于试件尺寸,前散射和准直器引起的漏射线忽略不计,又管理区边界的照射量限值为30mR/w)


正确答案: 设距源0.5m处,一周照射量为E1,则E1=66.6x4.5x90=26973mR/W
∵管理区边界照射量限值为30mR/W,令此距离为F2,则E2/E1=(F1/F2)2,30/26973=(0.5)2/(F2)2
∴F2≈15m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