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指导员

马铃薯青头楞是怎样产生的?

题目

马铃薯青头楞是怎样产生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怎样防止马铃薯块茎产生的受热芽?


正确答案: 防止马铃薯块茎的受热芽,应按选定的品种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预防因种植过稀而产生大块茎;及时中耕,提高群体的整齐度;根据马铃薯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情况,适时适量灌溉,保证马铃薯均匀生长的条件;选择不易产生过大块茎的品种种植。

第2题:

怎样防治马铃薯青枯病?


正确答案: (1)在高纬度地区,建立种薯繁育基地,培育健康无病种薯。此方法虽然人力物力花费大些,但却是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2)采用小整薯播种,减少种薯间病菌传播。
(3)认真实行3年以上轮作,特别是南方地区,与水稻轮作,对青枯病防效显著。避免与姜或茄科作物轮作。
(4)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农用链霉素5000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消菌灵)1200倍液,或铜制剂(冠菌铜、多宁、科博等)灌根,每7-10天施药一次,连施2-3次,具有一定效果。

第3题:

怎样减少压楞时楞峰破裂及瓦楞原纸断裂等故障?


正确答案:调整好上、下瓦楞辊之间啮合的配合压力;保持上、下瓦楞辊轴线的平行度;平行度不好,生产出来的瓦楞纸板厚薄不匀,性能恶化。控制好瓦楞辊的中高;调整好齿面包角。

第4题:

怎样进行马铃薯的适时适量灌水?


正确答案: (1)播种到出苗&播种在潮湿土壤的薯块,即可发芽出苗。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左右,有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若太湿会引起土壤和根缺氧,最终引起种薯腐烂,结构差的土壤,过多的雨水或灌溉会导致土壤板结从而延缓出苗。因此,出苗前最好不灌水。
(2)出苗到结薯期&应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促进茎叶和根的生长。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促进茎叶迅速生长,后期降为60%左右。若水分过多,植株会产生许多的浅层根,生产后期表现对水更敏感;若缺水,会加快薯块形成,也会因品种抗旱性不同引而结薯数比较大的差别。天气出现干旱,出苗后应立即灌水。
(3)薯块增长期&土壤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85%,接近收获时降为50%—60%,促使薯皮木栓化,以利于收获。缺水将直接影响薯块的日增长率,诱发植株早衰和缩短作物周期,最终导致减产。另外,忽干忽湿的土壤条件并伴有高温会造成薯块二次生长,产生畸形薯,因此及时灌溉,平衡水分供给,有利于块茎正常生长,若田内积水,应立即排水防涝,以免造成块茎腐烂。

第5题:

怎样处理收获后的马铃薯?


正确答案: (1)及时装袋运走,防止雨淋日晒。收获后的马铃薯要及时装袋运走,不能放在露地,更不能用发病的薯秧遮盖,或不加遮盖而日晒,造成马铃薯堆内发热腐烂和外部薯皮变绿。
(2)起收要有秩序性,一般先起收种薯,然后再起收商品薯。严格区分装袋,分开放置,避免造成混杂。
(3)装车要轻装轻卸,避免薯皮大量擦伤或块茎挤压开裂。

第6题:

怎样收获马铃薯?


正确答案: (1)人工收获&适用于收获面积较小的农户。什么时间收,每次收多少,根据个人能力和市场情况而定。但要特别注意收获时防止铁锹和锄头等工具将块茎切伤。
(2)畜力收获&适用于几十亩种植面积的中等农户。多数采用“脚底铧”,稍深趟挖垄面,收获时每隔一垄趟挖一垄,便于拣得干净。收获时应注意:如果趟挖深度不够,会将块茎挖伤较多或者将块茎遗漏,如果跑墒趟偏垄,也会遗漏很多块茎。
(3)机械收获&适用于种植成百上千亩的种植大户。收获时应注意:由于机械作业效率高,应有足够的人力对挖出来的块茎进行分级装袋,根据马铃薯的去向和运输能力等因素及天气状况,应每天趟出的马铃薯,当天能全部收拣,装袋完毕并运到安全储备地点,同时要调整好机械的运行状态,保证收获质量。

第7题:

怎样防治猪马铃薯中毒?


正确答案: (1)绝对禁止用马铃薯芽饲喂猪。(2)腐烂、陈旧或带绿皮的马铃薯不能喂猪,必要时应去掉腐烂、绿皮部分洗净,煮烂后再喂。(3)煮马铃薯的水不能给猪饮用。(4)每次喂量不宜过多。(5)发现中毒后,首先停喂马铃薯,并立即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3%~5%双氧水洗胃。(6)10%安钠咖溶液5~1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

第8题:

马铃薯青枯病对生产有什么危害?


正确答案: 因为马铃薯青枯病菌喜欢高温高湿条件,因此,南方地区马铃薯青枯病比北方地区发病严重。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尤其在温暖潮湿、雨水充沛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更为重要。在我国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西南单双混作区和南方马铃薯二季作区发生严重,近年来中原二季作区也有发生,特别是在一些马铃薯种植面积较大,人多地少的地区,在这些地区要求马铃薯3年以上轮作困难,因此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第9题:

金针虫是怎样危害马铃薯的?


正确答案: 金针虫也叫铁丝虫,是叩头虫科幼虫的总称。东北地区主要分布细胸金针虫。金针虫以幼虫为害,春季马铃薯播种后,钻蛀牙块、根和地下茎,使幼苗枯死,受害幼苗的伤口不整齐,稍粗的根或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逐渐萎蔫或枯死。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1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

第10题:

怎样防治马铃薯环腐病?


正确答案: (1)严格检疫,首先要对种薯产地的种薯进行检疫,严格禁止病薯调入或调出。凡发现有环腐病的地块生产的种薯,应转为商品薯处理。
(2)种植抗病品种,如:东农303,克新1号等,可在病区推广。
(3)提倡用小整薯播种,不用刀切,避免切刀传病。
(4)播种前进行晒种催芽等,对种薯进行处理,可以提前发现病薯,坚决淘汰。
(5)对容器严格清洗和消毒,盛过病薯的筐、袋、箱等都沾染了环腐病菌,应进行严格消毒,消除病原。可用次氯酸钠、漂白粉等进行浸泡或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