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工考试

切花栽培床拉网的适宜时间是()。A、定植时或定植后B、花芽分化时C、始花期D、盛花期

题目

切花栽培床拉网的适宜时间是()。

  • A、定植时或定植后
  • B、花芽分化时
  • C、始花期
  • D、盛花期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花烛切花栽培过程中,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是()。

  • A、基质pH6.0
  • B、湿度95%
  • C、光照18000lx
  • D、昼夜温差3℃

正确答案:B

第2题:

简述温度对切花栽培的影响。


正确答案: 1)不同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花卉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有所不同。温度直接影响切花的休眠,花卉的不同器官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2)生长三基点温度:最低温、最适温、最高温。
3)温度对花芽分化及其发育的影响: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春化作用),对花芽发育的影响。

第3题:

花卉栽培根据应用目的不同分为()。

  • A、生产栽培和观赏栽培
  • B、商品栽培和观赏栽培
  • C、生产栽培和商品栽培
  • D、切花栽培和盆花栽培

正确答案:A

第4题:

影响切花栽培的环境因子有哪些?


正确答案:影响切花栽培的环境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营养元素;气体和其他生物因子。

第5题:

试述切花百合优质栽培。


正确答案: 从以下9个方面进行论述
(1)栽培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
(2)土壤处理:先在准备种植百合的行上挖去原有土壤,用腐叶土、泥炭、发酵过的木屑、蛭石、珍珠岩等介质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填入种植百合的行沟里;
(3)种植:种植前3天,土壤应充分浇水,栽植时间以春植或秋植,株行距依品种和种球大小而异,一般为15cm×15cm或者15cm×20cm,深度以沟底为准,种后覆土8~10cm,最后灌水;
(4)施肥:百合种植后的3~4周不施肥,鳞茎发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每10m2的土壤加入1000克硝酸钙,百合生长期间可用N:P:K为1:2:1的复合肥,每m2施30克;
(5)浇水:浇水对百合栽培很重要,种植前应先浇水,种后应充分浇水,百合属浅根性植物,对水分依赖性大,最好要有喷滴灌控制系统;
(6)通风:通风对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是重要的。但空气湿度不可下降太快,否则易发生叶烧;
(7)遮荫:在光照强的3~10月间,可用50%遮荫网降低光照;
(8)加温:在冬寒地区栽培百合还应有加温设备,以使不耐寒百合在寒冷季节不受低温伤害;
(9)设立支柱:直立性差的百合品种可设立防茎干弯曲而降低品质。

第6题:

试述优质切花香石竹栽培技术。


正确答案: (1)定植:
A.种植前的在准备,种植前最好对土壤消毒,但要避免使用溴化物。施足基肥。将地深翻整平,做高畦;
B.定植时期,依据产花计划;
C.定植密度,与品种分枝性能、摘心方式和种植年限等有关;
(2)定植后的管理:
A.摘心、抹芽、除蕾、拉网;
B.修剪;
C.肥水管理,浇水和施肥分开论述即可;
D.控温

第7题:

水分是鲜切花植物生存的重要条件,在鲜切花栽培中无论什么鲜切花都一样浇水才能长得旺盛。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切花最适宜的采收时间是晴天的上午和晚上采取,避免在()和()采收。


正确答案:正午;雨天

第9题:

怎样栽培切花月季?


正确答案: 切花月季栽培技术分为以下几步:
(1)定植前的准备首先切花月季的生产场所不能积水,不要选择低洼地,并且修好排水沟,保证灌、排水通畅。其次,深耕土壤达40-50cm,并且进行土壤改造,每亩施入20-30m3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根据土质还可增施部分缓效复合化肥,使土壤按1:5浸出液的电导率为Ec=0.5~1.2,调节pH5.5-6.5;第三,应进行土壤消毒,药物消毒可用甲醛、氯化苦、溴化甲烷等,采用注入、灌入或土壤表面气化等方法进行操作。一些药物有毒,应注意安全。蒸汽消毒法效果较好,通常把蒸汽直接通入土壤,以83℃保持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
(2)定植a.定植方式:月季定植床有高床、低床、槽式床、简易槽式床等类型,云南定植多采用高床(或高墒)栽培。按每墒定植数可分为二行式三行式和四行式。二行式每墒二行,行距35cm,株距20~30cm不等;三行式每墒3行,行距30cm,株距25~30cm,中间一行作梅花状布置。b.定植时间:春季栽培型在3~4月定植,秋季栽培型在9~10月定植。在定植前一天,浇一次水,使表土15cm以上的部分保持湿润,有利于根系早发。定植时不宜过深,以嫁接口在土表以上2cm为宜,定植后浇透水。
(3)管理苗期管理定植浇水后,应遮荫15~20天,并结合浇水喷湿叶面,以保证成活。底肥充足时,苗期施肥不宜多,随植株长大,逐渐加重肥水。当出现第一枝花蕾时,及时打掉,随后植株上部会马上萌芽,也要及时抹去,待中下部长出粗壮枝条抽蕾时,结合株型,进行第一次修剪。株高控制在50~80cm,肥力不高的土壤栽培月季,株高可低一些。经过修剪留下的枝条叫切花母枝,可保留2~3枝。从母枝上长出的枝条就是切花枝,经培养后长成切花。成苗期管理:
A.浇水:冬季4~6天浇一次,其他季节2~3天浇一次;
B.肥料:切花月季喜肥,在营养生长期需施氮肥,进入生长切花期,增施磷钾肥,减少施氮,以免叶片过大或花瓣发生畸形等;
C.成苗修剪:正确修剪可以决定产花期、单株产花量和出花等级。一般HT系品种全年每株控制在20~25枝出花数,TL系品种全年每株控制在45~55枝出花数。但无论出花多少,每开一茬花,都要修剪一次,及时除去病虫枝、退化枝、弱枝,适当调整植株的高度,同时结合掰侧蕾、抹弱芽,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花。剪花时,要保留2~4叶片,以保证植株的叶绿面积。
(4)压枝栽培技术这是利用压枝或折枝的方法把上部枝叶折向低处或压在地面,利用植物的顶端优势原理,促使压在地面或折弯处的芽以及下部芽萌发,保留上部枝叶,即保持了植物原有的生理平衡,又有足够的营养,促使新发的芽、枝芽茁壮成长。

第10题:

简述鲜切花的栽培历史。


正确答案: (1)始发期——周、秦时期
(2)渐盛期——汉、晋南北朝时期
(3)兴盛期——隋、唐、宋时期
(4)起伏停滞期——明、清、民国时期
(5)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