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师考试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题目

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症状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农一师枣树主要病害有哪些?其中枣树缺铁症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主要病害:枣缩果病;枣褐斑病(别名黑腐病);枣树缺铁症(又称黄叶病);枣裂果症。
枣树缺铁症发病症状:枣树受害后新生枣梢叶片呈黄色或黄白色,但叶脉仍为绿色,严重时顶端叶片焦枯。
枣树缺铁症发病规律:在地下水位较高的盐碱土壤发生较普遍,5月份发病重。
枣树缺铁症防治方法:增施农家肥,增加土壤中可溶性铁元素含量,以利于铁元素的吸收,也可在生育期用螯合态铁溶液或含有铁元素的叶面肥喷洒树冠和灌根,也可在树干上订一些订书针。

第2题:

论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症状:
1.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
2.病部失水下陷,龟裂,产生黑色小突起,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交织状物3.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4.枯死或形成愈伤组织
二)、病原:
无性为半知菌亚门,黄金壳囊孢菌;有性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三)、侵染循环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潜育期6-10天,有再次侵染。
四)、发病条件:
1.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2.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的树木,树势衰弱的树木
3.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薄容易侵入
4.造林及管理情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害危害
五)、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康壮苗
2.造林后加强管理
3.改善林地及周围环境卫生状况
4.避免使植物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5.化学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第3题:

嘧霉胺可用于防治()

A、番茄灰霉病

B、草莓白汾病

C、黄瓜白汾病

D、黄瓜霜霉病


参考答案:A

第4题:

属于农业防治的方法是()。

  • A、烟草花叶病
  • B、黄瓜霜霉病
  • C、柑桔溃疡病
  • D、番茄青枯病

正确答案:A

第5题:

比较黄瓜、白菜、菠菜霜霉病的症状特点,说明主要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危害部位主要在中下部或外部叶片,初在叶正面产生淡黄色或褪绿斑,扩大后呈多角形病斑。在叶背面长出各色霉状物。黄瓜为淡紫黑色,白菜是白色,菠菜是紫色。
(2)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时播种;利用大棚、温室等控温的有利条件控制病害;药剂防治,百菌清,甲霜灵等。

第6题:

萝卜黑腐病的症状识别和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1、症状识别
黑腐病时一种细菌引起的维管束病害,特征是维管束坏死变黑,幼苗被害,子叶呈水浸状,逐渐枯死或蔓延至真叶,真叶的叶脉上出现小黑点斑或细黑条纹,呈株发病从叶缘和虫伤口处出现“v”字形的黄褐色病斑,植株叶片枯死,病菌沿叶脉叶柄发展,蔓延到根部。使根部的维管束变黑,萝卜肉质根外部症状不明显,但切开后可见维管束环变黑,严重的内部组织干腐空心。
2、发病规律
本病为细菌传染所致。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5-30℃,最低5℃,最高38-39℃,耐干燥,致死温度为50℃,病菌多从叶缘水孔、气孔或伤口浸入,病菌借雨水、昆虫和肥料传播,在高温高湿下有利于发病,连作地发病更重。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在无病株上和无病区育种;采用2-3年以上轮作倒茬,加强田间管理,清除病株残体。(2)种子消毒用50℃温水浸种20min,用50%代森铵200倍液浸种15min,然后洗净晒干。(3)药剂防治用农用链霉素+露速净、如意等进行防治。

第7题:

苗木猝倒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主要防治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症状:
A.种芽腐烂型
B.茎叶腐烂型(首腐或顶腐)
C.幼苗猝倒型
D.苗木立枯型
病原:
A.非侵染性
B.侵染性:腐霉菌,丝核菌,镰刀菌
发病规律: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来源,病原菌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再侵染,病害的发展与下情况有关:
A.前作感病
B.雨天操作
C.圃地粗糙
D.肥料未腐熟
E.播种不及时
防治方法:
A.选好圃地
B.清毒”圃地
C.合理施肥
D.细致整地
E.及时播种
F.药剂防治

第8题:

黄瓜霜霉病可以用农用链霉素防治。


正确答案:错误

第9题:

黄瓜霜霉病与角斑病叶片症状和病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病斑干枯后,霜霉病老病叶不穿孔,而角斑病叶片穿孔;湿度大时,霜霉病叶片背面有黑色霉层,角斑病没有霜霉病是真菌,角斑病是细菌

第10题:

黄瓜霜霉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子叶被害初呈褪绿色黄斑,扩大后变黄褐色。真叶染病,叶缘或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淡褐色或黄褐色斑块,湿度大时叶背面或叶面长出灰黑色霉层。后期病斑破裂或连片,致叶缘卷缩干枯,严重的田块一片枯黄。在防治上可采用以下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并于定植时淘汰病弱苗。
(2)加强水肥管理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培养壮苗。定植时要浇足底水,以便生长前期控水,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力。
(3)生态防治。采取农业技术措施,创造利于黄瓜生长,不利病害发生的条件,达到抑制病害、增产增收的目的。当温度达28℃时,小放风,32℃时大放风,使最高温度低于35℃。下午大放风,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60~70%,到半夜温度控制在13℃。若晚上大气最低温度12℃以上,则可整夜放风。阴雨天放风也很重要,但要防止雨水击溅。浇水要选晴天上午进行,设施栽培可采用膜下暗灌方式,降低空气湿度。
(4)药剂防治。发病前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每667m21kg,每9~10d喷1次,或45%百菌清烟剂,每667m2250kg,每7~9d熏1次。熏烟于晚上闭棚时开始,翌日清晨放风。发病初期选用安泰生70%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霉多克66.8%可湿性粉剂700倍液、25%甲霜灵500倍液、40%乙磷铝250倍液、64%杀毒矾400倍液、48%瑞毒锰锌500倍液、72.2%普力克600~800倍液喷雾。药剂应交替使用,可提高防治效果,延缓抗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