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艺工考试

油菜氮磷钾肥料用量比例N:P2O5:K2O=()。A、1:0.5:1B、1:0.5:0.5C、0.5:0.5:0.5D、2:1:1

题目

油菜氮磷钾肥料用量比例N:P2O5:K2O=()。

  • A、1:0.5:1
  • B、1:0.5:0.5
  • C、0.5:0.5:0.5
  • D、2:1:1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设程序中有如下数组定义和过程调用语句: Dim a(10)As Integer … Call D(a) 如下过程定义巾,正确的是( )。

A.Private Sub p(a As Integer)

B.Private Sub p(a( )As Integer)

C.Private Sub p(a(10)As Integer)

D.Private Sub p(a(n)As Integer)


正确答案:B
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过程的调用,根据题干在定义中不许定义一个a数组,其中a数组不能定长,所以答案为B。

第2题:

有以下程序:

int sub(int n) { return(n/10+n%10); }

main()

{ int x, y;

scanf("% d", &x);

y=sub(sub(sub(x)));

printf("% d\n", y);

}

若运行时输入:1234<回车>,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正确答案:10
10 解析:y=sub(sub(sub(x)))=sub(sub(127))=sub(19)=10。

第3题:

油菜氮磷钾肥料用量比例N:P2<£¯sub>O5<£¯sub>:K2<£¯sub>O=1:0.5:1,每亩肥料用量一般约为纯氮10£­15公斤,P2<£¯sub>O5<£¯sub>4~5kg,氧化钾10~15kg。()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 main()fint x=0; sub(&x,16,2); printf("%d\n",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include<stdio.h>

main()

fint x=0;

sub(&x,16,2);

printf("%d\n",x);

}

sub(int*a,int n,int k)

{if(k<=n) sub(a,n/2,2*k);

*a+=k;

}


正确答案:14
14 解析:本题考查递归函数的调用。在主函数中调用sub(&x,16,2)函数,此时n=16,k=2,if语句的控制的条件k=n成立,所以执行下面的语句,调用sub(x,8,4),此时n=8,k=4,if语句的控制条件k=n成立,所以执行下面的语句,调用sub(x,4,8),此时n=4,k=8,if语句控制的条件k=n不成立,因此,最后得x=2+4+8=14。

第5题:

在窗体上画一个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l_Click() Dim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p As Integer m=3: n=5: p=0 Call Y(m, n, p) Print Str(p) End Sub Sub Y(ByVal i As Integer, ByVal j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k=i+j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如果单击命令按钮,则在窗体上显示的内容是( )

A.4

B.6

C.8

D.10


正确答案:C
解析:此程序考查了函数的调用,函数过程有3个形参,功能是将第一个和第二个形参的和赋给第三个形参,其中前两个形参是按值传递,不会影响实参的数值,即在调用函数过程的过程中,不变化实参的数值;而第三个形参是按址传递,传递的是实参的地址,这样实参会随着过程中形参的变化而变化,即改变实参的数值。在主调过程中定义了三个整型变量,分别赋值3、5、0,调用过程后 m,n的数值仍然是3、5,而p的值不再是0而变为8即m、n的和,这也是被调函数的作用。

第6题: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

main()

{ int x=0;

sub(&x,8,1);

printf(“%d\n”,x);

}

sub(int *a,int n,int k)

{ if(k<=n)sub(a,n/2,2*k);

*a+=k;

}


正确答案:7
7 解析:在主函数中定义了一个变量x并赋初值0,然后执行函数调用语句,该语句的执行过程为sub(&x,8,1)调用sub(&a,4,2),sub(&a,4,2)调用sub(&a,2,4),sub(&a,2, 4)中由于24,所以if后面括号里的判断为假,递归结束,执行其后的*a+=k;语句此时 x=x+k=0+4=4,回退到上一层调用函数sub(&x,4,2)中,执行后面的语句,x=x+k= 4+2=6,再回推到最上一层调用函数sub(&x,8,1)执行后面的语句,x=x+k=6+1=7,所以最后输出7。

第7题:

若有如下程序: int sub(int m) { if(m==1||m==0) return 2; else return(sub(m-1)*sub(m-2));} main() { int n; scanf("%d",&n); printf("%d",sub(n)); } 如果从键盘输入4<回车>,则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

A.8

B.16

C.24

D.32


正确答案:D
解析:本题的sub()函数是一个递归函数,当参数m为1或0时返回2,否则返回sub(m-1)*sub(m-2)。所以sub(4)递推下来就是sub(4)=sub(3)*sub(2)=sub(2)*sub(1)*sub(1)*sub(0)=sub(1)*sub(0)*2*2*2=25(上标)=32。所以正确答案是D。

第8题:

运行以下程序后,输出结果为_____________。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1:b=2:c=3 Call test(a,b+3,(c)) Print "main:";a;b;c End Sub Private Function test(p,m,n) p=p+1:m=m+1:n=n+1 Print "sub:";p;m;n End Function

:A. sub:2 6 4 main:1 2 3

B. sub:2 6 4 main:2 2 3

C. sub:2 6 4 main:2 6 4

D. sub:2 6 4 main:1 6 4


参考答案:B

第9题:

在窗体中添加一个命令按钮,编写如下程序: Private Sub Subl(p,m,n) p=p+1:m=m+1:n=n+1 Print"subl:";p;m;n End Sub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al=1:b=2:c1=3 Call Subl(a,b1+3,c1) Print"Main:";a1;b1;c1 End Sub 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A.Sub:2 6 4 Main:2 6 4

B.Sub:2 6 4 Main:2 6 4

C.Sub:2 6 4 Main:1 2 3

D.Sub:2 6 4 Main:2 2 3


正确答案:D
解析:考查考生对参数传递的掌握情况。
  [解题要点] 这是在实现子过程被调用时参数虚实结合的问题。a1为变量按址传送,b1+3和c1为表达式按值传送。
  [错解分析] 参数的传值方式和传址方式的区别。
  [考点链接] 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

第10题:

设程序中有如下数组定义和过程调用语句:

Dim a(10) as integer

……

Call p(a)

如下过程定义中,正确的是

A)Private Sub p(a as integer)

B)Private Sub p(a() as integer)

C)Private Sub p(a(10) as integer)

D)Private Sub p(a(n) as integer)


正确答案:B
【答案】:B
【知识点】:以数组作为参数时形式参数的定义形式
【解析】:形式参数为数组时,表达示为sub name( array() as integer[string......]),并不需要指明元素个数,但小括号不能省略。故本题选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