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检验所考试

《中国药典》采用氧瓶燃烧后比色法鉴别有机氟化物,其氧瓶燃烧的吸收液为0.01mol/L盐酸溶液。

题目

《中国药典》采用氧瓶燃烧后比色法鉴别有机氟化物,其氧瓶燃烧的吸收液为0.01mol/L盐酸溶液。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醋酸地塞米松中硒检查采用的方法是()

A.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溴水氧化,与2, 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B.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四氮唑比色法测定

C.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 3 -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D.用干法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 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E.用干法有机破坏,加溴水氧化,与2, 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正确答案:C

第2题:

氧瓶燃烧法测有机物中硫含量时,分解产物用( )吸收。

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硫酸溶液

C.高氯酸钡

D.过氧化氢水溶液


参考答案:D

第3题:

用氧瓶燃烧一比色法检查含氟量的药物是

查看材料


正确答案:E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第4题:

中国药典检查药物中的有机溶剂残留量一般采用()。

A、GC法

B、HPLC法

C、TLC法

D、UV法

E、氧瓶燃烧法


答案:A

第5题:

用氧瓶燃烧法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的卤素含量时,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瓶燃烧法测定有机卤含量,以二苯卡巴腙作指示剂,用硝酸汞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中的卤离子时,终点颜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

B.一般情况下,有机氯化物燃烧分解后,可用过氧化氢的碱液吸收;有机溴化物分解后,可用水或碱液吸收

C.汞量法测定有机碘化物时,硝酸汞标准溶液可用标准碘代苯甲酸进行标定

D.碘量法测定有机碘化物时,分解吸收后的溶液可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调节pH值


参考答案:AB

第6题:

用氧瓶燃烧法测定盐酸胺碘酮含量吸收液应选水.。()


参考答案:×

第7题:

有关氧瓶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机硫化物在氧瓶中燃烧分解

B.滴定在乙醇或异丙醇介质中进行

C.磷不干扰测定测定

D.终点时溶液由红色变为黄色


参考答案:AB

第8题:

试述氧瓶燃烧法破坏含卤素药物的原理,吸收液的作用及选择原则。


正确答案:

氧瓶燃烧法是一种常用的有机药物破坏方法,先将有机药物放入充满氧气的密闭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并将燃烧所产生的欲测物质吸收于适当的吸收液中,然后根据欲测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宜的分析方法进行鉴别、检查或测定含卤素有机药物或含硫、氮、硒等其他元素的有机药物,适用于微量样品分析。其中吸收液的作用是将样品经燃烧分解所产生的各种价态的卤素,定量地被吸收并使其转变为一定的便于测定的价态,以适应所选择的分析方法。根据被测物质的种类及所用分析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吸收液。用于卤素、硫、硒等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的吸收液多数是水或水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少数是水-氢氧化钠-浓过氧化氢的混合液或硝酸溶液(1→30)。

第9题:

醋酸地塞米松中硒的检查采用的方法是

A.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茜素氟蓝比色法测定

B.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四氮唑比色法测定

C.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D.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 2,3一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E.用湿法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正确答案:C
根据含硒的有机药物经过氧瓶燃烧破坏,使有机硒游离并转变为Se6+,在吸收液中加盐酸羟胺,使Se6+还原为Se4+。然后再pH2.0的条件下,与2,3-二氨基萘反应,生成4,5一苯并硒二唑,用环己烷提取后,于27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对照品比较法测定硒含量。

第10题:

醋酸地塞米松中硒的检查采用以下哪种方法

A.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茜素氟蓝比色法测定
B.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后四氮唑比色法测定
C.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盐酸羟胺还原,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D.氧瓶燃烧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E.用湿法有机破坏,加过氧化氢氧化,与2,3-二氨基萘缩合,紫外法测定

答案:C
解析:
根据含硒的有机药物经过氧瓶燃烧破坏,使有机硒游离并转变为Se,在吸收液中加盐酸羟胺,使Se还原为Se。然后在pH2.0的条件下,与2,3-二氨基萘反应,生成4,5-苯并苯硒二唑,用环己烷提取后,于378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