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工考试

在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中,为什么要采用分段、迭代方法计算?

题目

在垂直井筒多相管流压力分布计算中,为什么要采用分段、迭代方法计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不产水或油的纯气井,垂直管流一般呈()。

A、单相流

B、两相流

C、多相流

D、以上均正确


参考答案:A

第2题:

下面关于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设计的说法中,哪项错误?( )

A.屋面雨水排水工程应设置溢流设施
B.采用重力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按满流设计
C.采用满管压力流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在雨水初期按重力流排水复核计算
D.对同一建筑屋面,其屋面雨水可分别采用重力流和满管压力流雨水排水系统

答案:B
解析:
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A选项参见4.9.8条,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工程应设置溢流口、溢流堰、溢流管系等溢流设施;B选项参见4.9.20条,重力流屋面雨水排水管系的悬吊管应按非满流设计,其充满度不宜大于0.8,管内流速不宜小于0.75m/s,中数据是排水立管充水率为0.35的水膜重力流理论计算值;C选项参见4.9.24条条文解释,降雨初期仍是重力流,靠雨水斗出口到悬吊管中心线高差的水力坡降排水,故悬吊管中心线与雨水斗出口应有一定的高差,并应进行计算复核。故C正确D选项参见4.9.11条,高层建筑裙房屋面的雨水应单独排放;同一建筑屋面比如:塔楼和裙房,裙房面积很大,两者可以采用不同雨水系统(塔楼重力流系统,裙房面积很大采用虹吸压力流系统)。

第3题:

自喷生产时,原油沿井筒的流动称为()。

A、垂直管流

B、渗流

C、段塞流

D、雾流


参考答案:A

第4题:

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二进制?


正确答案:计算机内部一律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主要原因是二进制具有如下特点:
(1)简单可行,容易实现。因为二进制数仅有0和1,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稳定状态(如有磁和无磁,高位电和低电位)来表示。计算机的各组成部分都由仅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电了元件组成,它不仅容易实现,而且稳定可靠。
(2)运算规则简单。二进制的计算规则非常简单。以加法为例,二进制加法规则仅有四条,即0+0=0;1+0=0;0+1=1;1+1=10(逢二进一)。
(3)适合逻辑运算。二进制的0和1正好分别表示逻辑代数中的假值(False)和真值(True)。二进制数代表逻辑值容易实现逻辑运算。

第5题:

什么叫分段蒸发?为什么要采用分段蒸发?


正确答案: 分段蒸发就是用隔板将汽包的水室分隔成几段,每段与同它相连的上升管和下降管组成独立的水循环回路。给水全部送入汽包的某一段,该段称为净段,水经净段的循环回路蒸发浓缩后,通过装在隔板上的连通管,送到下一段,该段称为盐段。所以盐段的给水就是净段的排污水,而在盐段中的锅炉水同样进行蒸发和浓缩。由于盐段的锅炉水是经过两级蒸发浓缩时,所以它的含盐量要比净段高得多。
(1)锅炉的定期排污管装在盐段,由于盐段锅炉水含盐量高,所以在排出的杂质量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排污水量。与不分段蒸发锅炉相比,在给水品质相同时,采用分段蒸发,可降低锅炉排污率。
(2)在分段蒸发锅炉中,大部分蒸汽由净段锅炉水产生,盐段所产生的蒸汽仅占20%~30%,净段锅炉水水质较好,蒸汽品质也就较好。另外,在汽包盐段内也同样装有旋风分离器等汽水分离装置,并将盐段产生的蒸汽经过净段汽空间引出去,使之再一次进行汽水分离。因此,锅炉采用分段蒸发能改善蒸汽品质减少锅炉排污率,从而提高了发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第6题:

为什么要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如果采用上述弹性理论计算的内力包络图来选择构件截面及配筋,显然是偏于安全的。因为这种计算理论的依据是,当构件任一截面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即认为整个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理论对于脆性材料结构和塑性材料的静定结构来说是基本符合的,但是对具有一定塑性的超静定连续梁、板来说,就不完全正确,因为当这种构件某截面的受拉钢筋达到屈服进入第Ⅲ阶段,只要整个结构是几何不变的,它就仍有一定的承载力,仍然可以继续加载。只不过在其加载的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塑性性质,各截面间内力的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就是内力重分布现象。

第7题:

电网功率分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电网功率分布计算?


正确答案: 电网的功率分布,主要决定于负荷的分布、线路变压器参数和电源间功率分配的关系。
对电网进行功率分布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接线方式,在一定的运行方式下,各元件的负荷应保证电网电能质量,使整个电力系统得到最大经济效益。

第8题: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为什么可以采用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参考答案在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设计时,采用按弹性理论计算方法得到的内力包络图来
  选择构件截面及配筋,显然是偏于安全的。因为这种计算理论的依据是,当构件任一截面达到
  极限承载力时,即认为整个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这种理论对于脆性材料结构和塑性
  材料的静定结构来说是基本符合的,但是对具有一定塑性的超静定连续梁、板来说,就不完全
  正确,因为当这种构件某截面的受拉钢筋达到屈服进人第m阶段时,只要整个结构是几何不变
  的,它就仍有一定的承载力,仍然可以继续加载。只不过在其加载的全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塑
  性性质,各截面间内力的分布规律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就是塑性内力重分布现象。利用该现
  象能够充分发挥材料的强度储备,因此,在结构计算中应予以考虑。

第9题:

简述数值计算的迭代方法特点。


正确答案:①是数值计算而不是用数学分析方法;
②具有简单的逻辑结构并能进行反复的同样的算术运算;
③最后得出的是逼近精确解的近似解。

第10题:

为什么要计算基底附加压力?


正确答案: 为了计算地基的附加压力,准确地确定地基表面的附加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