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

江西社科院农业考古编辑部队从1991年起出版的茶刊是()A、《中国茶文化专号》B、《中华茶人》C、《茶博览》D、《茶艺》

题目

江西社科院农业考古编辑部队从1991年起出版的茶刊是()

  • A、《中国茶文化专号》
  • B、《中华茶人》
  • C、《茶博览》
  • D、《茶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君山银针是黄茶中的极品,君山银针冲泡有“三起三落”之称,产于()

  • A、湖南
  • B、江苏
  • C、江西
  • D、安徽

正确答案:A

第2题:

1983年,以()为主编、()为总编辑的《甲骨文合集》(共13册)出版,收集了当时的大部分材料,后又收集了一部分未出版的材料,编为《甲骨文合集补编》,这两部书加上后来由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的《小屯南地甲骨》可以说集中了绝大部分出土甲骨卜辞。


正确答案:郭沫若;胡厚宣

第3题:

将报纸分为日刊报纸、周二刊报纸、周三刊报纸等所依据的是报纸的()

A覆盖区域

B出版时间

C内容

D出版周期


D

第4题:

"两报一刊编辑部"


正确答案: 两报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一刊指《红旗》杂志。文革期间三家刊物每逢重大问题就联合起来,以"两报一刊编辑部"的名义发表社论和评论文章,它直接代表党中央,具有极高的权威。

第5题: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的地区?


正确答案: 从考古发现探讨稻作农业起源,是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考古发现证明,栽培稻最早发生在公元前一万二三千年,那时的最佳边缘就在长江流域偏南的地方。
从稻作农业的发生发展到以稻谷为主要粮食作物,从稻作农业起源中心扩大到与现在分布相近的地区,其间经历了很长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明显的阶段:
(1)萌芽期:相当于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绝对年代大约在公元前13000-前7000年间。属于这一时期的遗址有玉蟾岩、仙人洞、吊桶环三处,可见长江中下游确为稻作起源地。
(2)确立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约为公元前7000-前5000年。这个时期的稻作农业已得到初步发展,分布区有所扩大,并且明显的向北推进,河南裴李岗文化及陕西老官台文化的南部边缘开始种稻,中心区则在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城背溪文化范围内。
(3)发展期: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这是稻作农业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区在长江中下游。至今发现有稻谷遗存的地点约有60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有50处,诸如浙江余姚河姆渡、湖南澧县城头山、和湖北江陵阴湘城,其中在江苏吴县草鞋山和湖南澧县城头山还发现了公元前四千多年前的稻田,其余在黄淮流域。如此则说明,一个以稻米生产为主的农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4)兴盛期:相当于铜石并用时代,约为公元前3000-前2000年。此时稻作农业分布区域进一步扩大,但仍以长江中下游为主,共发现遗存70余处,其中长江中下游约60处,其余在黄淮流域、四川成都平原和广东北部。
(5)远播期:相当于青铜时代早中期,约为公元前2000-前1000年。中国稻作农业在核心地区继续发展,同时向东南、西南和东北传播,东南到达福建、台湾,西南到达云南,东北则通过辽宁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已经接近于现代稻作农业分布的格局。

第6题: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是()人。

  • A、湖南
  • B、湖北
  • C、陕西
  • D、江西

正确答案:B

第7题:

现在发行的《新华日报》由我国哪个省(市)编辑出版?()

  • A、重庆
  • B、南京
  • C、江苏
  • D、江西

正确答案:C

第8题:

江西社科院农业考古编辑部从1991年起出版的茶刊是()

  • A、《中国茶文化专号》
  • B、中华茶人》
  • C、《茶博览》
  • D、《茶艺》

正确答案:A

第9题:

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查找某一期刊的出版编辑信息,应采哪种检索途径?()

  • A、专业检索
  • B、期刊导航
  • C、快速检索
  • D、句子检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以书代刊”的行为有()等。

  • A、出版有关期刊编辑技术的图书
  • B、以书号出期刊
  • C、出卖书号给他人出期刊
  • D、以出版丛书的名义出期刊
  • E、将期刊中的相关作品汇编在一起用书号出版

正确答案:B,C,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