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维护工考试

挡土墙墙背根据墙背岩土、填料类别,设置反滤层及隔水层,反滤层顶部与下部设置隔水层。

题目

挡土墙墙背根据墙背岩土、填料类别,设置反滤层及隔水层,反滤层顶部与下部设置隔水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重力式挡土墙上应设置泄水孔及反滤层,下列( )不是设置的目的。

A.使泄水孔不被堵塞
B.使墙后土的细颗粒不被带走
C.防止墙后产生静水压力
D.防止墙后产生动水压力

答案:B
解析:
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没计规范》(TB 10025—2001)3.5.4条条文说明,设置泄水孔的目的主要是减小墙后静水压力,因为墙后动水压力实际上很小;而设置反滤层的目的是防止泄水孔堵塞而影响排水效果。

第2题:

重力式挡土墙上应设置泄水孔及反滤层,下列()不是设置的目的。
A.使泄水孔不被堵塞
B.墙后土的细颗粒不被带走
C.防止墙后产生静水压力
D.防止墙后产生动水压力


答案:B
解析:

第3题:

重力式挡土墙墙身应设置()。

A.伸缩缝、泄水孔、反滤层
B.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
C.伸缩缝、透气孔、反滤层
D.沉降缝、透气孔、排水孔

答案:B
解析:
重力式挡土墙墙身应设置沉降缝、泄水孔、反滤层。

第4题:

为确保隧道洞门端墙和翼墙泄水孔排水通畅,须在泄水孔和岩体之间设置反滤层,反滤层材料一般采用()和碎石。


正确答案:卵石

第5题: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主要工序包括有()。


A.砌筑基础

B.基坑回填

C.铺设拉筋

D.砌筑墙身

E.填筑反滤层与墙背回填

答案:A,B,D,E
解析:
重力式挡土墙施工主要工序: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报检复核→砌筑基础→基坑回填→选修面石与拌砂浆→砌筑墙身→填筑反滤层与墙背回填→清理勾缝→竣工交验。 铺设拉筋是加筋土挡土墙施工主要工序,选项C错误。故本题正确选项应为“ABDE”。

第6题:

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要求,重力式挡土墙上应设置泄水孔及反滤层,下列关于其设置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泄水孔不被堵塞 B.墙后土的细颗粒不被带走
C.防止墙后产生静水压力 D.防止墙后产生动水压力


答案:D
解析:
根据《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 10025 — 2001)第3. 5. 4条,重力式挡土墙墙身设置泄水孔是为了疏导墙后积水,增加墙身的稳定性。为了保证泄水孔的排水效能,要求泄水孔进口处设置反滤层,以保证泄水孔不被堵塞,墙后的细颗粒也不会被带走,并防止墙后产生静水压力。由于挡土墙后填料中含水量一般较小,动水压力可忽略不计。

第7题:

关于土石坝反滤层的说法,下列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

A、反滤层的渗透性应大于被保护土,并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
B、下游坝壳与断裂带、破碎岩等接触部位,宜设置反滤层
C、设置合理的下游反滤层可以使坝体防渗体裂缝自愈
D、防渗体下游反滤层材料的级配、层数和厚度相对于上游反滤层可简化

答案:D
解析: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第7.6.6条,根据材料性能、库水位变化情况等,防渗体上游反滤层材料的级配、层数和厚度相对于下游反滤层可简化。A项,根据第7.6.2条,坝的反滤层应符合下列要求:①使被保护土不发生渗透变形;②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③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B项,根据第7.6.4条,非均质坝的坝壳内的各土层之间,宜满足反滤准则;下游坝壳与透水坝基的接触区,与岩基中发育的断层、破碎带和强风化带的接触部位,如不满足反滤准则,应设反滤层。C项,根据第7.6.5条,防渗体下游和渗流逸出处的反滤层,除应满足7.6.2的规定外,在防渗体出现裂缝的情况下,土颗粒不应被带出反滤层,裂缝可自行愈合。

第8题:

根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规定,洞式渗沟顶部必须设置()。

A、 反滤层
B、 封闭层
C、 透水层
D、 保温层

答案:B
解析:

第9题:

墙式护岸的墙体( )。

A.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处应设置反滤层
B.只设置排水孔
C.不设排水孔及孔口处的反滤层
D.与岸坡之间可回填砂砾石

答案:A,D
解析:
墙式护岸在墙后与岸坡之间可回填砂砾石。墙体应设置排水孔,排水孔处应设置反滤层。在风浪冲刷严重的堤段,墙后回填体的顶面应采取防冲措施。

第10题:

挡土墙后采用哪种填料时,需在墙背设置砂卵石反滤层()。

  • A、粘性土
  • B、粉性土
  • C、砂卵石
  • D、碎砖烂瓦

正确答案:A,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