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考试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的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题目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的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生产性毒物是指生产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各种毒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常会生产或使用化学物质,它们发散并存在于工作环境空气中,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危害,下列对于生产性毒物说法正确的是()。

A.致害毒物剂量越大,表明该毒物的毒性越大
B.毒性大的物质一定危害性大
C.氮气本身无毒,也会产生危害性
D.砒霜的危害性大于煤气

答案:C
解析:
致害毒物剂量越大,表明该毒物的毒性越小,选项A错误。毒性大的物质危害性未必大,受毒物的状态和气味影响,煤气毒性虽然没有砒霜大,但由于煤气是气体且无色无味,发生泄漏时不能够引起人们的警觉,其危害性非常大,所以选项B、D错误。@##

第3题:

生产性毒物可以以固体、( )、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正确答案:
液体

第4题:

下列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B.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多数10~20μm

C.烟是直径大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D.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性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多散为0.1~10/μm;烟是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第5题:

在生产环境中,生产性毒物有不同的存在形态。下列各项,受生产性毒物形态影响的有()

A:空气中毒物采样方法的选择
B:防护措施的选择
C: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D:生产效率
E:工作班次

答案:A,B,C
解析:
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发病原因,且便于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选择车间空气中有毒物采样方法。

第6题: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于:( )。

A.原料

B.辅助材料

C.半成品

D.成品


正确答案:ABCD

第7题:

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对人体危害各异。下列关于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人体内
B: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20μm
C:烟是直径大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D: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但还可以经过皮肤和消化道进入,故选项A错误;粉尘的直径大多数为0.1~10μm,故选项B错误;烟是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故选项C错误。

第8题: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的空气中的毒物,称为生产性毒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以多种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对人体危害各异。下列关于生产性危险有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性毒物只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

B.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10~20μm

C.烟是直径大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D.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性环境中

答案:D
解析:
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也可经皮肤和消化道进入。粉尘是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10μm。烟是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第10题:

在烟花爆竹生产中,工业毒物的来源主要是()产生一些有毒物质。

A生产过程中

B工作环境中

C运输过程中

D储存过程中


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