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非金属矿山考试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可分为露天爆破和地下爆破。

题目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可分为露天爆破和地下爆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可分为露天爆破和地下爆破。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用于拆除露天、地下和水下建(构)筑物的控制爆破称为( )。

A.露天爆破

B.拆除爆破

C.深孔爆破

D.结构爆破


正确答案:B

第3题:

在同一地区同时进行露天、地下、水下爆破作业或几个爆破作业单位平行作业时,应由建设单位组织协商后共同发布施工公告和爆破公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4题:

关于爆破作业的爆后检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露天浅孔爆破,爆后应超过5min,方准许检查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如不能确认有无盲炮,应经15min后才能进入爆区检查
B. 露天深孔及药壶蛇穴爆破,爆后应超过15min,方准检査人员进入爆区
C. 地下矿山和大型地下开挖工程爆破后,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査确认井下空气合格后、等待时间超过10min,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D. 爆破后应检査的内容包括:确认有无盲炮;露天爆破爆堆是否稳定,有无危坡、危石、危墙、危房及未炸倒建(构)筑物;地下爆破有无瓦斯及地下水突出、有无冒顶、危岩,支撑是否破坏,有害气体是否排除;在爆破警戒区内公用设施及重点保护建(构)筑物安全情况

答案:C
解析:
地下矿山和大型地下开挖工程爆破后,经通风吹散炮烟、检査确认井下空气合格后、等待时间超过15min,方准许作业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第5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非金属矿山大规模露天爆破开采工程属于()类建设项目。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中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指出,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①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②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③Ⅲ类,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露天采矿影响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矿石、矿渣、废石的渗滤液影响地下水水质;尾矿库坝下淋渗、渗漏影响地下水水质。

第6题:

金属非金属矿山爆破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矿山井巷及硐室工程的开挖、矿山及采石场需开采矿岩的崩落及破碎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炮响完后,露天台阶爆破不小于()分钟,地下爆破经通风排烟后不小于()分钟,并经安全检查后方准爆破作业人员进入爆破作业点。


答案:5,15

第8题:

地下矿山和大型地下开挖工程爆破后,等待时间超过15min,作业人员即可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参考答案:×

第9题: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非金属矿山大规模露天爆破开采工程属于( )类建设项目。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C
解析: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中指出,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①Ⅰ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②Ⅱ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③Ⅲ类,指同时具备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露天采矿影响地下水水位、水质、水资源量;矿石、矿渣、废石的渗滤液影响地下水水质;尾矿库坝下淋渗、渗漏影响地下水水质。 【说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规定,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具体见导则附录A。《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自2016年1月7日起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 610—2011)已废止。

第10题:

炮响完后,至少多少长时间才准工作人员进入爆破作业地点?()

A露天爆破不少于2分钟,地下爆破不少于5分钟。

B露天爆破不少于3分钟,地下爆破不少于15分钟。

C露天爆破不少于5分钟,地下爆破不少于15分钟。


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