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电务系统考试

通信网中有哪几种交换方式?说明其特点。

题目

通信网中有哪几种交换方式?说明其特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通信网的交换技术主要有哪几种,互联网采用哪种交换技术。


正确答案:通信网的主要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其中互联网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

第2题:

交换机常用交换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存储式:保证数据帧的无差错传输;
2.快速转发:一旦检测到目的MAC地址就立刻进行转发;
3.自由转发:一旦检测到该数据帧不是冲突碎片进行转发。

第3题:

通信网络的交换方式有两种,即电路交换和包交换。()


答案:正确

第4题:

在数据通信网中,数据交换方式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 1)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要求输入线与输出线建立一条物理通道。电路交换原理是直接利用可切换的物理通信线路,连接通信双方。电路交换是最早出现的一种交换方式。
2)报文交换方式的数据传输单位是报文,报文就是站点一次性要发送的数据块,其长度不限且可变。当一个站要发送报文时,它将一个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网络节点根据报文上的目的地址信息,把报文发送到下一个节点,一直逐个节点地转送到目的节点。
3)分组交换是报文交换的一种改进,它将报文分成若干个分组,每个分组的长度有一个上限,有限长度的分组使得每个节点所需的存储能力降低了,分组可以存储到内存中,提高了交换速度。

第5题:

CPU与外设交换数据的传送方式可分为哪几种?简要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正确答案: 为了实现CPU与外设之间的数据传送,通常采用以下3种I/O传送方式:程序传送;中断传送;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传送。
当计算机工作任务较轻或CPU不太忙时,可以应用程序查询输入输出传送方式,它能较好地协调外设与CPU之间定时的差别;程序与接口电路比较简单。其主要缺点是:CPU必须做程序等待循环,不断测试外设的状态,直至外设为交换数据准备就绪时为止。这种循环等方式很花费时间,大大降低了CPU的运行效率。
对于中断传送方式,外设在处理数据期间,CPU就不必浪费大量时间去查询它们的状态,只待外设处理完毕主动向CPU提出请求(向CPU发中断请求信号),而CPU在每条指令执行的结尾阶段,均查询是否有中断请求信号(这种查询是由硬件完成的,不占用CPU的工作时间),若有,则暂停执行现行的程序,转去为申请中断的某个外设服务,以完成数据传送。中断传送方式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CPU的工作效率。
DMA方式或称为数据通道方式,是一种由专门的硬件电路执行I/O交换的传送方式,它让外设接口直接与内存进行高速的数据传送,而不必经过CPU,这样就不必进行保护现场之类的额外操作,可实现对存储器的直接存取。

第6题:

以太网交换器产品架构包括哪几种类型?以太网交换器组网方式包括哪几种类型,它们组网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以太网交换器产品的架构基本上可分为单台(下可叠堆)、可叠堆集成以及厢体模块式三类,先期的以太网交换器不能叠堆,只能单台使用。
可叠堆的交换器设备可以单台使用,当若干交换器叠堆时,为了互联各台交换器引出的背板总线,必须在外部附加一个集成装置。
厢体模块式架构是叠堆集成架构的进一步发展,厢体模块式架构所组成的交换器不仅结构完整紧凑,扩展和管理方便,且维修方便,可靠性高,系统集成和配置灵活。
以太网交换器的组网方式主要有群组交换器组网方式、部分交换器组网方式和主干交换器组网方式。
群组交换器组网方式通常使用单台交换器,应用于小型网络中。在网络中,群组中各客户站点往往要访问一个服务器以共享资源,因此这类交换器必须设置高速端口(例如100Mb/s)。客户站独占10Mb/s或者多个客户站通过一个共享集线器共享10Mb/s,或者在交换器和站点之间再配置“端口交换器”,端口交换器采用静态交换方式,可人工灵活组合站点以共享端口的10Mb/s带宽。
部门交换器组网方式通常用于小型楼宇或小型园区的应用环境,包括了若干个业务组,系统中的客户站数目一般在400个以下,系统中从群组交换器的高速上连端口上连接做为系统干线的部门级交换器。端口的传输率一般为10Mb/s和100Mb/s自适应或者100Mb/s,这种交换器可能还配置更高传输率的上联端口,若配置1Gb/s以太网上连端口,则端口的传输率达1Gb/s。部门交换器可叠堆以扩展交换器的端口和带宽。
主干交换器组网方式通常用于中、大型楼宇或园区应用环境中,一般配置功能很强,性能优良的主干交换器。主干交换器采用厢体模块式架构,模块上端口传输率常见为100Mb/s,也有1Gb/s。
有的主干交换器除以太网模块外,还可插入FDDI模块,以支持系统中原有的FDDI网络,甚至还可插入ATM模块,以支持联接ATM交换网络环境。因此交换器背板带宽可达10Gb/s,背板上不仅具备支持交换的数据总线,还具备支持信元交换的数据总线。

第7题:

交换机转发帧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直通式
延迟非常小、交换非常快,这是它的优点。但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而且容易丢包。
(2)存储转发
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与低速端口间的协同工作。
(3)碎片隔离
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这种方式也不提供数据校验。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第8题:

说明NAT进行地址翻译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NAT的翻译可以采取静态翻译(static translation)和动态翻译(dynamic translation)两种。静态翻译将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一对一对应。当NAT需要确认哪个地址需要翻译翻译时采用哪个地址pool时就使用了动态翻译。 采用port multiplexing技术或改变外出数据的源port技术可以将多个内部IP地址影射到同一个外部地址这就是PAT(port address translator)。 当影射一个外部IP到内部地址时可以利用TCP的load distribution技术。使用这个特征时内部主机基于round-robin机制将外部进来的新连接定向到不同的主机上去。注意:load distributiong只有在影射外部地址到内部的时候才有效。
NAT的翻译可以采取静态翻译(static translation)和动态翻译(dynamic translation)两种。静态翻译将内部地址和外部地址一对一对应。当NAT需要确认哪个地址需要翻译,翻译时采用哪个地址pool时,就使用了动态翻译。 采用port multiplexing技术,或改变外出数据的源port技术可以将多个内部IP地址影射到同一个外部地址,这就是PAT(port address translator)。 当影射一个外部IP到内部地址时,可以利用TCP的load distribution技术。使用这个特征时,内部主机基于round-robin机制,将外部进来的新连接定向到不同的主机上去。注意:load distributiong只有在影射外部地址到内部的时候才有效。

第9题:

试论述通信网中存在的多种交换方式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现代通讯网中采用的交换方式主要有电路交换、分组交换、ATM交换和IP交换。
一、电路交换
电话交换一般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方式是指两个用户在相互通信时使用一条实际的物理链路,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使用该条链路进行信息传输,并且不允许其它计算机或终端同时共享该链路的通信方式。
电路交换属于电路资源预分配系统,即在一次接续中,电路资源预先分配给一对用户固定使用,不管电路上是否有数据传输,电路一直被占用着,直到通信双方要求拆除电路连接为止。
电路交换的特点是:
1、在通信开始时要首先建立连接;
2、一个连接在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电路,即使该连接在某个时刻没有信息传送,该电路也不能被其它连接使用,电路利用率低。
3、交换机对传输的信息不作处理,对交换机的处理要求简单,但对传输中出现的错误不能纠正。
4、一旦连接建立以后,信息在系统中的传输时延基本上是一个恒定值。
二、分组交换
数据通信的一种交换方式。它是利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的。分组交换机首先将从终端设备送来的数据报文接收、存储,而后将报文划分为一定长度的分组,并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在每个分组中都有一个3-10个字节的分组头,在分组头中包含有分组的地址和控制信息,以控制分组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分组交换采用的是统计复用方式,电路的利用率较高。但统计复用的缺点是可能产生附加的随机时延和丢失数据的可能。这是由于用户传送数据的时间是随机的,若多个用户同时发送分组数据,则必然有一部分分组需要在缓冲区中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占用电路传送,若等待的分组超过了缓冲区的容量,就可能发生部分分组的丢失。
另外,在分组交换中普遍采用逐段反馈重发措施,以保证数据传送是无差错的。所谓逐段反馈重发,是指数据分组经过的每个节点都对数据分组进行检错,并在发现错误后要求对方重新发送。
三、ATM交换
ATM交换(asynchronoustransfermodeswitching)即异步传送模式,又叫异步转移模式。它是宽带ISDN中的一种基本交换方式。异步转移模式的特征是传输、复用和交换都是以信元为基本单位进行的。所谓异步,是指属于同一用户的信元不一定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周期性地出现.
四、IP交换
IP交换,就是利用第二层交换作为传送IP分组通过一个网络的主要转发机制的一组协议和机制。IP交换利用交换的高带宽和低延迟优势尽可能快地传送一个分组通过网络。
IP交换的特点是:
1、IP交换不需要为通信双方预先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不存在连接建立时延,用户可随时发送信息。
2、由于采用存储转发的传输方式,使之具有下列优点:
A.在IP交换中便于设置代码检验和数据重发设施,加之交换结点还具有路径选择,就可以做到某条传输路径发生故障时,重新选择另一条路径传输数据,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
B.在存储转发中容易实现代码转换和速率匹配,甚至收发双方可以不同时处于可用状态。这样就便于类型、规格和速度不同的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
C.提供多目标服务,即一个数据包可以同时发送到多个目的地址,这在电路交换中是很难实现的;
D.允许建立数据传输的优先级,使优先级高的包优先转换。
3、通信双方不是固定占有一条通信线路,而是在不同的时间一段一段地部分占有这条物理通路,因而大大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

第10题:

I/O与主机交换信息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1)程序查询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串行工作。CPU启动I/O后,时刻查询I/O是否准备好,若设备准备就绪,CPU便转入处理I/O与主机间传送信息的程序;若设备未做好准备,则CPU反复查询,“踏步”等待直到I/O准备就绪为止。可见这种方式CPU效率很低
(2)程序中断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并行工作。CPU启动I/O后,不必时刻查询I/O是否准备好,而是继续执行程序,当I/O准备就绪时。向CPU发中断请求信号,CPU在适当时候响应I/O的中断请求,暂停现行程序为I/O服务。这种方式消除了“踏步”现象,提高了CPU效率
(3)DMA方式。其特点是主机与I/O并行工作,主存和I/O之间有一条直接数据通路。CPU启动I/O后,不必查询I/O是否准备好,当I/O准备就绪后,发出DMA请求,此时CPU不参与I/O和主存间的信息交换,只是把外部总线(地址线、数据线以及有关的控制线)的使用权暂时赋予DMA,仍然可以完成自身内部的操作(如加法、位移等),故不必中断现行程序,只需暂停一个存取周期访存(即周期挪用),CPU的效率高
(4)通道方式。通道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CPU把部分权力下放给通道,由它实现对外围设备的统一管理和外围设备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大大提高了CPU的效率,但它是以花费更多的硬件为代价。
(5)I/O处理机方式。它是通道方式的进一步发展,CPU将I/O操作及外围设备的管理权全部交给I/O处理机,其实质是多机系统,因而效率有更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