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锚喷支护工程中,锚杆的倾斜角度宜为15°至25°,且不应大于()A、75°B、65°C、45°D、55°

题目

锚喷支护工程中,锚杆的倾斜角度宜为15°至25°,且不应大于()

  • A、75°
  • B、65°
  • C、45°
  • D、55°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数的(),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A、5%

B、10%

C、15%

D、20%


答案:A

第2题:

岩质边坡可采用锚杆一喷射混凝土支护方法,其中岩石锚喷支护的设计要求有( )。
A.具有严重腐蚀性的岩石边坡不应采用锚喷支护
B.进行锚喷支护设计时,岩石侧压力可视为均匀分布
C.锚杆一喷射混凝土支护系统的锚杆倾角一般宜采用10° ~35°
D.对III类岩体边坡应采用逆作法施工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岩石锚杆支护的一般规定要求,锚喷系统的锚杆倾角一般宜采用10°?20°。

第3题:

锚杆强度的验收试验宜与施加预应力结合进行,验收试验的锚杆数量不应小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不小于( )根。


答案:3

第4题:

关于土层锚杆施工时对土层锚杆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间排距应不小于2.0m×1.5m
B.上覆层厚度不大于2m
C.锚固段长度应在2m以上
D.预应力应和设计受拉荷载一致
E.倾斜锚杆的角度宜在15°~25°的范围,但不应大于45 °

答案:A,E
解析:
土层锚杆上下层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m ,水平方向间距不宜小于1.5m。上覆土层的厚度不小于4.0m ,非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5.0m ,锚杆的锚固段长度由计算确定。倾斜锚杆的角度宜在10°—25° ,但不应大于45 °。

第5题:

关于锚杆的说法, 正确的有()。

A.锚杆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0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
B.锚杆锚固体上覆土层厚度不宜小于5m
C.锚杆自由端长度不应小于6m,并应超过潜在滑裂面并进入稳定土层不小于1.5m
D.锚杆倾角宜为15°~25°
E.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答案:A,D,E
解析:
锚杆设置要点:
(1)锚杆上下排垂直间距不宜小于 2m, 水平间距不宜小于 1.5m;
(2)锚杆锚固体上部覆盖土层厚度不宜小于 4m;
(3)锚杆倾角宜为 15°~25°,不应大于 45°、也不应小于 10°。
(4)锚固段强度大于 15MPa 并达到设计强度 75%后方可进行张拉。

第6题:

关于锚杆的张拉与施加预应力(锁定)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B. 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对邻近锚杆的影响
C. 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 9~1. 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D. 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杆体强度标准值的0.75倍
E. 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50%后方可进行张拉

答案:A,B,C,D
解析:

第7题: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关于预应力锚杆的张拉与锁定,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锚固段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5%后方可进行张拉
(B)锚杆宜张拉至设计荷载的0.9~1.0倍后,再按设计要求锁定
(C)锚杆张拉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0.50~0.65倍
(D)锚杆张拉控制应力不应超过锚杆受拉承载力标准值的0.75倍


答案:A,B
解析:

第8题:

锚杆的倾角应根据地层分布、环境要求及施工工艺确定,宜取15°~25°,不应大于( ),不应小于( )。


答案:45°;10°

第9题:

关于土层锚杆施工时对土层锚杆技术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水平方向间距不宜小于1.5m
B.上覆层厚度不大于2m
C.锚固段长度应在2m以上
D.预应力应和设计受拉荷载一致
E.倾斜锚杆的角度宜在15°~25°的范围,但不应大于45°

答案:A,E
解析:
2020版教材页码P56-60
土层锚杆上下层垂直间距不宜小于2m,水平方向间距不宜小于1.5m。上覆土层的厚度不小于4.0m,非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宜小于5.0m,锚杆的锚固段长度由计算确定。倾斜锚杆的角度宜在10°—25°,但不应大于45°。

第10题:

JGJ120-99规程规定,土层锚杆的倾角宜为()。

  • A、10°-15°,且不应大于30°
  • B、10°-15°,且不应大于45°
  • C、15°-25°,且不应大于30°
  • D、15°-25°,且不应大于45°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