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职称考试建筑工程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中级)

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跨高比不小于()时,宜按框架梁设计。A、4;B、5;C、6;D、7。

题目

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跨高比不小于()时,宜按框架梁设计。

  • A、4;
  • B、5;
  • C、6;
  • D、7。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梁平法施工图中,KL9(6A)表示的含义是( )。

A:9跨屋面框架梁,间距为6m,等截面梁
B:9跨框支梁,间距为6m,主梁
C:9号楼层框架梁,6跨,一端悬挑
D:9号框架梁,6跨,两端悬挑

答案:C
解析:
2019版教材P334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梁的类型代号有楼层框架梁(KL)、楼层框架扁梁(KBL)、屋面框架梁(WKL)、框支梁(KZL)、托柱转换梁(TZL)、非框架梁(L)、悬挑梁(XL)、井字梁(JZL),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夸数。

第2题:

题某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连梁,其截面尺寸为bb×hb=250mm×800mm,连梁净跨lm=18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箍筋采用HRB400。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A.320
B.335
C.360
D.380

答案:D
解析: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21条规定,对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连梁剪力设计值采取组合剪力乘以放大系数的方法;对于9度一级抗震等级的连梁,设计仍按连梁实际抗弯配筋反算增大系数。题目给出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条件,则可以按最大组合剪力乘以放大系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采用公式(7.2.21-1)。

第3题:

实体墙只有墙肢构件,开洞剪力墙由()两种构件组成。

A.墙肢

B.框架柱

C.连梁

D.框架梁


答案:AC

第4题:

【试题要求】
1.任务描述
图 1 为 12 层复式住宅建筑平面图,图 2 为结构平面布置图。该地区为 7 度抗震设防,结构形式为剪力墙体系,剪力墙厚 240mm。体系中有短肢剪力墙(备注①),一般剪力墙(备注②)、连梁等结构构件。平面中有凹凸不规则和楼板局部不连续等现象,应按抗震规范的要求对平面进行完善,做到设计合理,并接任务要求进行标注。


2.任务要求
在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完成下列任务要求:
(1)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对平面结构不符合要求的部位,采取相应的措施(不允许加楼板)。
(2)在梁柱连接有偏心的地方标注偏心距。
(3)将平面中须按结构柱设计的剪力墙墙肢涂黑(当矩形截面剪力墙墙肢的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大于 3 时,宜按柱进行计算)。
(4)将部分暗柱予以涂黑(此部分暗柱是当剪力墙墙肢的中间与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为减少梁端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所加的暗柱)。
(5)为使平面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能尽量重合,在外墙的某合理位置处,按图例开洞。
(6)按剪力墙连梁的定义,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 5 的连梁(编者加注:连梁最小高度按照 300mm 计算),应按连梁设计,在平面中画出剪力墙连梁(两边为短肢和一般剪力墙,编者加注:本题需要画出的剪力墙连梁,仅限于一字形剪力墙,L 形、T 形剪力墙不计算在内)。
(7)按结构设计的概念,标出一字形的短肢剪力墙。
3.图例(见下表)

4.备注
(1)注①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截面厚度之比为 5~8 的剪力墙。
(2)注②一般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高度与截面厚度之比大于 8 的剪力墙。


答案:
解析:
详见图 3。

第5题:

下列关于剪力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任意增加剪力墙连梁的纵向钢筋面积,可能使连梁不能先形成塑性铰,反而使结构的抗震能力降低
B.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直
C.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左右对齐,成行布置
D.较长的剪力墙可开洞后设连梁,但连梁刚度不一定要求很大,可用楼板连接,也可做成高度较小的弱梁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剪力墙的施工工艺。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故选项C错误。

第6题:

某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连梁,其截面尺寸为bb×hb=250mm×800mm,连梁净跨lm=1800mm,抗震等级为二级,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箍筋采用HRB400。
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作答。


A.1.10
B.1.30
C.1.50
D.1.55

答案:B
解析:

第7题:

某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每层层高均为4m,房屋高度为48.3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某中间层剪力墙开洞后形成的连梁,其截面尺寸为=250mmx8OOmm,连梁净跨。假定按二级抗震等级采取抗震计算措施,连梁有地震作用组合时的支座弯矩设计值(逆时针为正方向)如下:组合工况一:左端-220kN . m;组合工况二:左端。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梁端剪力设计值为=120kN。试问,该连梁的剪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 300
(B) 310
(C) 330
(D) 345


答案:B
解析:
(B)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 — 2002) 7.2.22条:

第8题:

穿过框架梁、连梁管线宜预埋套管,洞口宜在跨中1/3范围内,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宜小于梁高的1/3,且不宜小于()mm。

A、100

B、150

C、200

D、250


答案:C

第9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布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剪力墙应双向或多向布置,宜拉通对直
B.较长的剪力墙可开洞后设连梁,连梁应有足够的刚度,不得仅用楼板连接
C.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
D.墙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不宜过小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平面周边外墙有几根按剪力墙连梁(不包括第 5 题开洞的连接)设计的连梁?( )
A.2 根
B.3 根
C.4 根
D.5 根


答案:
解析:
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