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

水泥混凝土对工作性的调整采用()方法进行。A、理论计算;B、经验判断;C、实际试验检测;D、设计文件指定;

题目

水泥混凝土对工作性的调整采用()方法进行。

  • A、理论计算;
  • B、经验判断;
  • C、实际试验检测;
  • D、设计文件指定;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已知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砂:石=375:170:616:1256(kg/m3)(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下列问题。(5)针对问题(1)出现的工作性不良现象,还可以采用的调整方法是:( )。

A.适当降低砂率,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
B.加入适宜的减水剂,以增加混凝土的坍落度
C.调换另一种类型的水泥材料,使流动性达到要求
D.选用细度模数小一些的砂子改变混合料的流动性,使混凝土的坍落度达到要求

答案:A,B
解析:

第2题:

拌合20L水泥混凝土,分别称取水泥、水、砂、石的用量是7.8kg、3.9kg、11.76kg、23.52kg,用于混凝土工作性检验。坍落度试验结果要求提高其坍落度,因此需增加3%的水泥浆。在完成工作性验证后采用改变水胶比W/B(即水灰比W/C)±0.05的方式进行强度验证,按30L进行拌合。验证后发现原有水胶比满足强度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施工拌合时,测得当时的砂、石含水率分别是5%和2%。

当按照±0.05改变混凝土基准水胶比进行强度检测时,拌和混凝土过程中()

A.需要调整水泥和水的用量
B.仅需要调整水泥用量
C.仅需要调整水的用量
D.构成混凝土的材料用量都需调整


答案:B
解析:

第3题:

提高防水混凝土密实度的具体技术措施包括( )。

A.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B.掺入适量减水剂 C.掺人适量引气剂 D.选用膨胀水泥

E.采用热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正确答案:ABD

第4题:

防水混凝土结构是以()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憎水性、密实性和抗渗性。

  • A、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 B、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
  • C、增加水泥用量
  • D、使用新品种水泥

正确答案:A,B,D

第5题:

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

  •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 B、减少用水量
  •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 D、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越好,故不需调整

正确答案:C

第6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已知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砂:石=375:170:616:1256(kg/m3)(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当采用问题(11)中选项A的方法进行工作性调整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由于适当增加了水的用量,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得到提高和改善,符合初步配合
比工作性调整要求
B.因为只适当增加了水的用量,相应的砂率未做调整,所以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
聚性可能会受影响
C.采用这种方法调整可能对混凝土强度带来不利影响
D.如能按水量调整的比例调整水泥数量,能够较好改善该混凝土的流动性并且不
会影响混凝土的其他性能表现


答案:C,D
解析:

第7题:

当试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不满足要求时,应如何进行调整?


正确答案: (1)保证水灰比不变,增减水泥浆;
(2)调整砂率。

第8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要满足工作性和强度要求,已知水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是,水泥:水:砂:石=375:170:616:1256(kg/m3)(0.45)。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调整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采用问题(11)的A、B、C、D调整方法分别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检测,得
到的强度结果发生的变化可能正确的选项是()。
A.选项A的强度降低B.选项B的强度可能会有所降低
C.选项C的强度保持不变D.选项D的强度提高


答案:A,C,D
解析:

第9题:

当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不好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

  • A、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用量
  • B、适当增大砂率
  • C、砂率不变,增加骨料用量
  • D、增加水泥用量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检测方法,以及其使用范围。


正确答案: (1)坍落度法: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31.5mm,坍落度值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和物;
(2)维勃稠度试验:适用于集料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值小于10mm的塑性混凝土。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