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员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

题目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 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 上述测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若不全请予以补充完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
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
问题:
(1)指出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2)上述测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 若不全请予以补充完善。
(3)再分别写出两种常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答案:
解析:
(1)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不当之处有:
第(1)点不正确。应该是: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2人独立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第(3)点不正确。应该是:测量结束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复核计算进行相互复核。
(2)再增加以下内容: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3)常用测量仪器主要还有:经纬仪、全站仪;主要测量工具还有:温度计、气压计。

第2题:

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一人独立核对有关结果记录并进行签认后可使用。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1.背景材料: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 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订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
(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
(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
检查记录。
(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① 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② 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2.问题:
(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1)、(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
(2)补充测量管理制度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


答案:
解析:
(1)测量管理制度第(1)条不正确。前半句改正为: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测量管理制度中第(2)、(3)、(4)条正确。
(2)测量管理制度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如下:
① 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② 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第4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高速公路施工,K8+126处有一座主跨为9×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该桥为旱桥,中间桥墩位于低洼地带,地下水较低,地质条件为硬土。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梁体采用后张法施工。 事件1: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制度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项目生产副总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制度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如果书写错误,必须用涂改液进行涂改。制度3: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A"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事件2: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 事件3:施工单位在第2片梁的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的断丝现象.据统计,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数量。 事件4:施工单位购买了定型钢模、脚手架等,并按周转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使用和管理。对于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施工单位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 1.改正制度1、制度2中的错误之处。2.写出制度3中的“A”原则是什么原则?


正确答案: 1.制度1: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制度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
2.“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第5题: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 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 指出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正确答案: 第(1)点不正确,应该是: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2人独立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第(3)点不正确。应该是:测量结束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复核计算进行相互复核。

第6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一条长21km的二级公路的路基、路面工程,路基宽12m,水泥混凝土路面。为保证测量工作质量和提高测量工作效率,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测量管理制度,要求如下:(1)测量队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3)对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并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所有检查均应做好检查记录。(5)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并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保存,具体归档资料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K6+280~K6+91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3m,最大挖深21.2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由于该路段地下水位较高,设置了渗沟排除地下水,但路床碾压时出现了“弹簧”现象。经检查分析,出现“弹簧”的原因是渗沟的排水效果不理想,路床下局部路段地下水排不了,导致毛细水上升,使土的含水量偏高。问题:1.逐条判断测量管理制度中第(1)、(2)、(3)、(4)条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之处。2.补充第(5)条中作为竣工文件的其他测量归档资料。3.指出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所采用方法的名称。采用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4.为解决K6+280~K6+910路段出现的“弹簧”现象,施工单位可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什么?


答案:
解析:
1.第(1)条错误。“由两人共同进行核对”,改为“由两人独立(或分别)核对”。第(2)条正确。第(3)条正确。第(4)条正确。2.还应有: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或记录;或具体名称)。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3.该方法叫混合式挖掘法。恰当。因为路堑较长(630m),而且深度也较深(平均挖深约13m,最大挖深21.2m)。4.可采用透水性好的良性土壤换填原路床细粒土后重新碾压(或增加渗沟数量并进行翻晒或掺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

1.此题考察测量管理制度。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熟悉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目。(1)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3)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4)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的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题,考核考生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掌握。2.此题考察测量管理制度。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熟悉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一目。测量记录与资料必须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①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②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③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④测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题,考核考生对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掌握。3.此题考察路堑开挖方法。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挖方路基施工”。路堑的开挖方法根据路堑深度、纵向长短及现场施工条件,有横向挖掘法、纵向挖掘法和混合式挖掘法等几种基本方法。全断面横挖法: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全断面横挖法。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而短的路堑。纵向挖掘法:纵向挖掘法又分为分层纵挖法、通道纵挖法、分段纵挖法。适用于较长的路堑。混合式开挖法:将横挖法与通道纵挖法混合使用称为混合式开挖法。即先顺路堑方向挖通通道,然后沿横向坡面挖掘,以增加开挖坡面,每一开挖坡面应能容纳一个作业组或一台机械。适用于路堑纵向长度和挖深都较大的情况。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路基施工技术的题,考核考生对挖方路基施工的掌握。4.此题考察路基行车带压实度不足的原因及防治。考点出自于《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掌握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一目。对产生“弹簧土”的部位,可将其过湿土翻晒,或掺生石灰粉翻拌,待其含水量适宜后重新碾压;或挖除换填含水量适宜的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解答分析]这是一道路基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的题,考核考生对路基压实质量问题的防治的掌握。

第7题: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高速公路施工,K8+126处有一座主跨为9×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梁桥,该桥为旱桥,中间桥墩位于低洼地带,地下水较低,地质条件为硬土。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上部结构采用预制吊装,梁体采用后张法施工。 事件1:施工单位为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制定了以下测量管理制度:制度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项目生产副总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制度2:一切原始观测值和记录项目在现场记录清楚。如果书写错误,必须用涂改液进行涂改。制度3: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余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A"的原则。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事件2:预应力张拉。将钢绞线穿入波纹管道内(钢绞线下料长度考虑张拉工作长度),进行张拉作业。张拉使用的张拉机及油泵、锚、夹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以准确标定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间的关系曲线。按设计要求在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张拉时千斤顶的作用线必须与预应力轴线重合,两端各项张拉操作必须一致。预应力张拉采用"双控"。 事件3:施工单位在第2片梁的张拉过程中,出现钢绞线的断丝现象.据统计,断丝数量超过设计规定的允许数量。 事件4:施工单位购买了定型钢模、脚手架等,并按周转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日常使用和管理。对于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施工单位采用一次摊销法进行。 1.写出事件2中双控的具体做法。 2.事件3中施工单位应该如何处理? 3.事件3对定型钢模的价值摊销是否正确?为什么?除了背景中采用的摊销方法,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还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双控"即以张拉力控制为主,以钢束的实际伸长量进行校核。
2.要更换钢绞线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3.不正确。"一次摊销法"适用于易腐、易损的周转材料,定型钢模可以多次使用。还有分期摊销法、分次摊销法、定额摊销法。

第8题:

1.背景材料: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对测量工作进行以下管理:
1)确定了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内容:
(1)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性桩点的现场交桩及交桩成果的保护。
(2)研究设计图纸资料,复核交桩资料并勘察施工现场。
(3)制订施工测量方案,选定控制测量等级,确定测量方法。
(4)建立、复测和加密施工控制网及复测成果管理。
(5)施工测量放样和验收检测工作。
2)对施工放样测量作出具体要求。
2.问题:
(1)补充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其他内容。
(2)列出施工放样测量的具体要求。


答案:
解析:
(1)补充公路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其他内容:
① 施工监测中的测量工作。
② 施工测量复核、交底管理。
③ 测量记录管理。
④ 测量仪器、工具的保养和使用管理。
⑤ 测量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
(2)施工放样测量的具体内容有:
① 施工放样测量主要包括路基施工放样测量、路面施工测量、涵洞工程施工测量内容、桥梁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等。
② 工序放样须引用经审批的复测和控制网测量成果。测量的外业工作必须构成闭合检核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内业工作应坚持两组独立平行计算并相互校核。

第9题: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 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 再分别写出两种常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正确答案:常用测量仪器主要还有:经纬仪、全站仪;主要测量工具还有:温度计、气压计。

第10题:

“测量管理、测量复核、测量记录与测量仪器”案例分析与答案考点解析题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 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 问题: (1)指出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2)上述测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若不全请予以补充完善。 (3)再分别写出两种常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正确答案: (1)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不当之处有:
第(1)点不正确。应该是: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2人独立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第(3)点不正确。应该是:测量结束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复核计算进行相互复核。
(2)不齐全。再增加以下内容: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文件。
(3)常用测量仪器主要还有:经纬仪、全站仪;主要测量工具还有:温度计、气压计
考点解析:
测量复核签认制的规定
测量工作必须严格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以保证测量工作质量,防止错误,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在测量工作的各个程序中实行双检制。
(1)测量队应核对有关设计文件和监理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应由两人独立进行,核对结果应作记录并进行签认,成果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复核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测量外业工作必须有多次观测,并构成闭合检测条件。控制测量、定位测量和重要的放样测量必须坚持“两人两种方法”制度,坚持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或不同仪器)或换人进行复核测量。利用已知点(包括平面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后,测量成果必须采用两组独立平行计算进行相互校核,测量队长、测量组长对各自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核签认。
2.各工点、工序范围内的测量工作,测量组应自检复核签认,分工衔接上的测量工作,由测量队或测量组进行互检复核和签认。
3.项目测量队组织对控制网点和测量组设置的施工用桩及重大工程的放样进行复核测量,经项目技术部门主管现场进行检查签认,总工程师审核签认合格后,报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批认可。
4.项目经理部总工和技术部门负责人要对测量队、组执行测量复棱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测量队对测量组执行测量复核签认制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更多详情:与本案例分析相关的知识点、考点>>>1B420093测量管理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