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工

在钢中加入Nb、V、Ti元素进行微合金化有什么作用?

题目

在钢中加入Nb、V、Ti元素进行微合金化有什么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钢的微合金化元素有铌(Nb)、钒(V)、钛(Ti)。


正确答案:正确

第2题:

在1600℃时其浓度为0.1%时脱氧元素脱氧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 A、Mn,V,Nb,C,Si,B,Ti,Al,Zr
  • B、Mn,Si,C,V,Nb,B,Ti,Al,Zr
  • C、Mn,Si,C,V,Nb,Ti,B,Zr

正确答案:A

第3题:

合金钢是在碳钢中加入一些合金元素的钢,钢中常加入的元素有:铬(Cr)、镍(Ni)、钨(w),钒(V)、钼(Mo)、钛(Ti)等。()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钢中加入V、Ti等合金元素能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钢中加入Ti可以细化钢的晶粒,加入Nb会促使晶粒长大。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合金元素吸收率是指()。

  • A、合金元素进入渣中质量/合金元素加入总量
  • B、合金元素加入质量/合金进入渣中总量
  • C、合金元素进入钢中质量/合金元素加入总量
  • D、合金元素加入质量/合金元素进入钢中质量

正确答案:C

第7题:

试述奥氏体不锈钢中C、Cr、Ni、Ti、Nb等主要化学元素的影响,主要热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正确答案: 1)C的主要影响是生成碳化物、促进奥氏体的形成、增加耐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2)Cr的主要作用是生成碳化物、促进铁素体的形成、防止生成高温氧化皮、耐氧化性酸腐蚀。
3)Ni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奥氏体的形成、增加高温强度、防止生成高温氧化皮、耐非氧化性酸腐蚀。
4)Ti、Nb主要影响是生成碳化物、防止晶间腐蚀。
5)固溶化热处理。奥氏体不锈钢的单相奥氏体不是稳定的平衡状态,在冷加工和热扎过程中容易生成铁素体和碳化物等其它相,影响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固溶化热处理的作用是使碳化物分解,让碳、铬和镍等在奥氏体中充分固溶,在使用温度下形成过饱和的固溶体,造成晶格扭曲,并以急冷的方式迅速通过碳化物析出温度区,保证其应有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
6)稳定化热处理。对于含有Ti、Nb等稳定化元素的奥氏体不锈钢,固溶化温度较高时,造成只有少量的C与Ti、Nb等生成碳化物,大部分则固溶在奥氏体中。当使用温度在425~600℃时,C与Cr结合而不是与Ti、Nb等结合,造成敏化。稳定化热处理的目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大于600℃、小于固溶温度)使C与Ti、Nb等结合。

第8题:

钢中加入V、Ti等合金元素能够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不锈钢的焊材中适当加入Ti、Nb的作用:()

  • A、提高抗裂性
  • B、降低脆化相的析出
  • C、提高耐蚀性
  • D、Ti、Nb亲碳能力强,可避免晶间腐蚀

正确答案:C,D

第10题:

冶炼优质钢中时常加入Ca、B、Ti等元素组成的合金,这些元素是().

  • A、强脱氧
  • B、弱脱氧
  • C、不变化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