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工

降低钢中气体含量的措施有哪些?

题目

降低钢中气体含量的措施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降低半水煤气中氧含量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1)控制适宜的气化层温度,力求气化均匀,避免炭层吹翻、风洞的现象出现
(2)确保下行煤气阀与吹风阀安全联锁完好,且保持下行煤气阀严密不漏气
(3)上吹加氮阀采用双阀,确保关闭状态下不渗漏
(4)减少炉底死区,及下行煤气阀、吹风阀距炉底中心管的距离,并采取蒸汽吹净措施,消除炉下死区存积空气,避免下吹时将空气赶入气柜
(5)采用下吹加氮厂家,一是保证下吹加氮阀不漏气,二是下吹加氮结束后有足够的蒸汽吹净时间

第2题:

影响氢致开裂的因素有()。

  • A、水的PH值降低
  • B、钢中硫含量增加
  • C、有氰化物存在
  • D、钢中硫含量降低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关于降低钢中气体的主要措施中描叙不正确的是()

A、使用干燥的原材料和耐火材料

B、降低与钢液接触的气相中的气体的分压

C、在脱气过程中减少钢液的表面积

D、利用各种搅拌钢液的方法,提高钢中气体传质系数


本题答案:C

第4题:

减少钢中气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减少钢中气体的措施:
(1)提高氧气纯度,减少氧气中N含量,以减少钢中含N量;
(2)对入炉的原材料、脱氧剂、造渣剂进行烘烤,减少原材料中的水份,以减少钢中H含量;
(3)缩短冶炼时间,减少钢中溶解的气体量;
(4)进行吹氩搅拌、炉外精炼及真空脱气等处理工艺,让钢中气体充分排出;
(5)钢水加覆盖剂,防止吸气;
(6)保护烧注,防止钢水与空气接触而吸气;
(7)钢包、中间包、水口等浇注系统要烘烤干燥。

第5题:

降低钢中气体含量的措施。


正确答案: (1)降低炉料及造渣材料中的气体含量,提高氧气纯度,减少合金中的含气量。
(2)确定合理的冶炼工艺和浇注工艺。
(3)浇注设备如钢包、中间包、水口等到要干燥。
(4)采用脱气处理工艺。

第6题:

在碳素钢中,碳的含量对钢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一般情况下,碳素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越大,则钢的硬度越大,强度也越高,但塑性、可加工性、焊接性越差。

第7题:

如出钢温度过高,造成的影响有()

  • A、增加钢中夹杂和气体含量,影响钢的质量
  • B、增加铁的烧损,降低合金元素吸收率
  • C、降低炉衬和钢包内衬寿命
  • D、造成连铸坯白点缺陷甚至浇注漏钢
  • E、都不对

正确答案:A,B,C

第8题:

钢中的硫,磷有哪些有害作用?一般钢中控制它的含量是多少?
硫存在于钢中造成钢的赤热脆性,使钢在高温锻压时,易产生破裂,焊接时,琉易使焊缝产生热裂纹,并产生很多硫松和气孔,对焊接起不良影响,磷存在于钢中,会增加钢的脆性,尤其是冷脆性,此外,磷还会造成钢的严重偏析,磷可使钢的热脆性和回火脆性的倾向增加,磷对焊接起不良作用,易使钢在焊接中产生裂纹,普通碳素钢的含硫量不大于0.05%,含磷量不大于0.045%,优质钢的含硫量和含磷量控制在0.03%以下。

第9题:

钢中气体的危害及减少钢中气体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钢中气体在凝固时会析出,一部分气体能排出,一部分气体则存在钢中,影响钢的致密性。钢中的气体在轧制时有的能焊合,有的则不能焊合,在钢中沿轧制方向形成细小的发纹状,在钢材的横断面显示为一种点状缺陷,从而破坏钢的连续性,降低钢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降低钢的塑性、韧性及电磁性能,钢中的H、N能使钢发生氢脆、白点等。
减少钢中气体的措施:
(1)提高氧气纯度,减少氧气中N含量,以减少钢中含N量;
(2)对入炉的原材料、脱氧剂、造渣剂进行烘烤,减少原材料中的水份,以减少钢中H含量;
(3)缩短冶炼时间,减少钢中溶解的气体量;
(4)进行吹氩搅拌、炉外精炼及真空脱气等处理工艺,让钢中气体充分排出;
(5)钢水加覆盖剂,防止吸气;
(6)保护烧注,防止钢水与空气接触而吸气;
(7)钢包、中间包、水口等浇注系统要烘烤干燥。

第10题:

.降低禽舍中有害气体含量的最主要管理措施是()。


正确答案:通风换气